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發燒的治療 (7)

發燒的治療 (7)
【傷寒論】: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降 ---> 大汗出
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降 ---> 體熱外浮 ---> 熱不去
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降 ---> 人體產生熱量下降 ---> 內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
產生熱量提升的體溫低於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 ---> 惡寒

中醫學人體裡熱的根源應該是指下丘腦的溫度,所謂的“胃有熱”,是指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上升下丘腦溫度的提升,導致人體出現裡熱的現象同時,若胃中的感覺神經出現了毛病或感覺不到胃中已充滿食物,下丘腦的饑餓中心則會過於活躍的發出饑餓訊息,要求人體進食

相反的,下丘腦溫度的下降,表現出下丘腦因受病毒(風寒)的侵襲,導致下丘腦的受損。由於下丘腦不單是體溫調節溫度的中心,也是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內臟器官、腦幹、12對腦神經、脊椎神經等等的中心。因此,下丘腦溫度的下降,也暗示著下丘腦功能的下降,也就導致以上所有功能的下降和失控

【傷寒論】: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下丘腦的病變,是【傷寒論】三陰病的所在地

【傷寒論】:「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傷寒論】: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所以,少陰病不得有發熱,更不能有汗少陰病者若有大汗出,是下丘腦出現更嚴重的損害,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急劇下降的現象此時不但大汗出,若病者有餘熱在裡時,則會出現所謂“陽氣外浮”的現象

【傷寒論】: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通脈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傷寒論】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陰病者,其脈微細沈,以下丘腦為人體最高的心血管調節中心

四逆湯能回陽救逆的原因,不是附子有強心的作用,也不是乾薑辛辣的緣故以其能抑制下丘腦中的病毒(風寒),使下丘腦的功能恢復過來

在臨床上的觀察,附子的功用不但能使衰弱的下丘腦恢復正常功能,還可以提升人體的熱量產生,也有強心的作用。因此,附子真正的回陽救逆功效不在於強心作用(西藥的毛地黃甙Digoxin也有此作用),在於恢復下丘腦的正常功能
下丘腦恢復正常功能 ---> 大汗出、內拘急、下利、厥逆、脈沉而遲等症狀消失

溫陽藥的不同特點:
恢復下丘腦的正常功能 + 提升人體熱量產生 ---> 溫裡驅寒而不散
不能恢復下丘腦的正常功能 + 提升人體熱量產生 ---> 溫裡驅寒而散



到底是汗多導致亡陽?
還是亡陽導致汗多?

通脈四逆湯方中用生附子?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發燒的治療 (6)

發燒的治療 (6)

中醫藥的退燒機理又在哪?

溫裡解表藥作用下人體發燒與退燒的程序機制:
1.風寒(病毒)感染 ---> 2.風寒(病毒)感染在血液 --->
3.人體啟動發炎免疫機制 + 溫裡解表藥提升人體免疫機制 --->
4.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 (Prostaglandin E2) --->
5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升高 + 溫裡解表藥提升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
5b.人體產生熱量升高體溫 + 溫裡解表藥提升人體產生熱量 --->
6.體溫升高(發燒)  ---> 7.抑制殺滅風寒(病毒)  --->
8.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減少消失 ---> 9.人體停止發炎免疫機制 --->
10.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減少停止 --->
11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調正常 + 11b.人體熱量的積蓄 --->
12.出汗 ---> 13.體溫回復正常(退燒)  --->
14.風寒(病毒)在人體中消失減少

【傷寒論】:「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寒涼清熱藥作用下人體發燒與退燒的程序機制:
1.風寒(病毒)感染 --->  2.風寒(病毒)感染在血液 --->
3A.人體啟動發炎免疫機制 --->  <--- 3B.寒涼清熱藥  --->    
4.人體不製造前列腺素E (Prostaglandin E2) ---> 
5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調 + 5b.人體產生熱量升高體溫 ---> 12.出汗
6.體溫下降(退燒)  --->  7.減少抑制或減少殺滅風寒(病毒)  --->
8a.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擴散進入人體細胞組織 ---> 8b.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減少消失 ---> 
9.人體停止發炎免疫機制 --->
10.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減少停止 --->
11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保持正常 --->
X[12.出汗]X --->  X[13.體溫回復正常(退燒) ] X --->
14.風寒(病毒)在人體中增加匿藏



所以,服用清熱解毒藥後是可以出汗退燒的。其排汗退熱之快、多,可與西藥的退燒藥、抗生素相媲美。然而,藥效過後,又再次發燒,是非常常見的事。
這是服食石膏後退燒出汗的效果,也是張錫純的亞士匹靈石膏湯的退燒後果。由於石膏能抑制調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結果導致人體大量地排汗降溫,其排汗的效果要比溫熱發汗的麻黃更厲害,這就是大青龍湯嚴重排汗的原因也是麻黃湯不能缺少桂枝的原因
然而,石膏嚴重大量排汗的效果,只會出現在高熱的人身上。越是高熱,服食石膏後排汗的情況越嚴重。

【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大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二兩,炙,味甘平;杏人四十箇,去皮尖,味苦,甘溫;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石膏如子大,碎,味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


由於清熱解毒藥所帶出來的結果是後患無窮,所以【傷寒論】:「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黃帝內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小兒有服溫裡解表藥數日而燒未退者,為何?
1.      小兒正氣未全(對某種新感染的病毒(風寒)未有免疫力),需時生化。
2.      飲食不當,不能助陽氣生化。
3.      體弱氣虛,需時調補陽氣。

時下之人不求甚解,慕求一汗退燒,若服用溫裡解表藥即時未能退燒,就中西藥石亂投。若有不死者,也得弄至脾虛體弱,淡汗自出;導致牆垣崩塌,防衛盡失;三天兩日病又復發,久而久之病毒(風寒)深入臟腑,致使無名惡疾叢生,死於非命。



四逆湯如何能回陽救逆?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發燒的治療 (5)


發燒的治療 (5)

潮熱”與退燒藥的關係

人體正常發燒與退燒的程序機制:
1.風寒(病毒)感染 ---> 2.風寒(病毒)感染在血液 --->
3.人體啟動發炎免疫機制 ---> 4.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 (Prostaglandin E2) --->
5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升高 + 5b.人體產生熱量升高體溫 --->
6.體溫升高(發燒)  ---> 7.抑制殺滅風寒(病毒)  --->
8.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減少消失 ---> 9.人體停止發炎免疫機制 --->
10.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減少停止 --->
11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調正常 + 11b.人體熱量的積蓄 --->
12.出汗 ---> 13.體溫回復正常(退燒)  --->
14.風寒(病毒)在人體中消失減少



退燒藥作用下人體發燒與退燒的程序機制:
1.風寒(病毒)感染 --->  2.風寒(病毒)感染在血液 --->
3.人體啟動發炎免疫機制 --->
4.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 (Prostaglandin E2) --->  <---  4B.退燒藥(Paracetamol)  --->    
4A.人體減少不製造前列腺素E  --->
5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調 + 5b.人體產生熱量升高體溫 ---> 12.出汗
6.體溫下降(退燒)  --->  7.減少抑制或減少殺滅風寒(病毒)  --->
8a.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擴散進入人體細胞組織 ---> 8b.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減少消失 --->  
9.人體停止發炎免疫機制 --->
10.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減少停止 --->
11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保持正常 --->
X[12.出汗]X --->  X[13.體溫回復正常(退燒) ] X --->
14.風寒(病毒)在人體中增加匿藏


抗生素作用下人體發燒與退燒的程序機制:
1.風寒(病毒)感染 --->  2.風寒(病毒)感染在血液 --->
3A.人體啟動發炎免疫機制 --->  <--- 3B.抗生素  --->    
4.人體不製造前列腺素E (Prostaglandin E2) --->  
5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下調 + 5b.人體產生熱量升高體溫 ---> 12.出汗
6.體溫下降(退燒)  --->  7.減少抑制或減少殺滅風寒(病毒)  --->
8a.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擴散進入人體細胞組織 ---> 8b.風寒(病毒)在血液中減少消失 --->  
9.人體停止發炎免疫機制 --->
10.人體製造前列腺素E減少停止 --->
11a.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溫度保持正常 --->
X[12.出汗]X --->  X[13.體溫回復正常(退燒) ] X --->
14.風寒(病毒)在人體中增加匿藏


退燒藥是模仿類固醇其中的一部份作用而製造的,因此,退燒藥有的功能,類固醇全都擁有,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退燒藥所造出來的退燒出汗現象,與人體出現“潮熱(時發熱)”出汗的機制和現象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一現象也是小兒體虛出汗的現象。而【傷寒論】中所說真正的“潮熱”,是與人體自身分泌的類固醇高峰成了掛勾。因為類固醇本身就是一隻超強的退燒藥。



哪中藥的退燒機理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