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病毒感染(10)

 病毒感染(10)


由於人體在世上所生的病或導致死亡,9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或創傷所造成;所以,人體的治病,基本上就是治療病毒感染;疾病的預防,也就是如何預防病毒感染(風寒)。


*


到底,頭暈或眩暈是甚麼回事?


頭暈,是指人體的平衡狀態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西醫學所說的"耳水不平衡" ;其出問題的源頭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平衡系統中心,或嘔吐頭暈中心,或第八對顱神經的耳平衡神經(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眩暈,是指人體的平衡狀態出現了問題,同時,視覺也出現了問題,也是西醫學所說的"耳水不平衡"(更常見的是伴隨著嚴重的頭痛);其出問題的源頭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視覺中心,或第二對視神經(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或加上其他調控眼球活動的顱神經,或加上平衡系統中心,或加上嘔吐頭暈中心,或加上第八對顱神經的耳平衡神經(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其導致這些神經細胞出現問題的原因:

1.  神經細胞受了風寒(病毒感染),大大減低其攝取血糖的能力。

2.  人體血糖低下,不足供應神經細胞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已感染病毒的神經細胞。)。


由於血糖供應不足,中醫學稱其為血虛生風,也就是令人體類似被風吹的,不能穩定站立、行走,甚至於跌倒在地上(這就是"中風" 。而事實上,中風的真正原因就是受了風寒,加上血糖過低所導致。)


*


*************************

神經細胞攝取血糖示意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體


血液或體液


(神經細胞外)


 G   G   G     G     G  G    G

    v    v     v              v

__ v___v ___v ___@___v ________細胞膜


   G    G     G             G


(神經細胞內)


氧+葡萄糖 ——>能量(ATP) +水+二氧化碳


氧+胺基酸——>能量(ATP)+酮(酮酸)


氧+脂肪酸——>能量(ATP)+酮(酮酸)


(神經細胞內)


           G     G            

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細胞膜

           ^     ^           

           ^     ^           

G   G   G     G     G  G    G


(神經細胞外)


血液或體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體



G:血糖(葡萄糖)

@:病毒蛋白

*************************


*


到底,這些疾病當如何治療?


西醫學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疾病的病因在哪,所以,其治療的方針就以阻礙神經傳導為臨時治療 (這就是西醫藥的科學研究。)。人體若在服食這些神經阻竭劑期間能夠隨機舒緩了其導致疾病的病因,病人的疾病症狀就會改善過來。(但這一隨機率不高。)因為以隨機率來治病的機率不高,所以,大多數頭暈或眩暈疾病,都會困擾病人數年,或數十年,或一生之久,令病者十分痛苦、無奈。


西醫學的頭暈或眩暈的神經阻竭劑,主要是抗乙酸膽碱,或含有抗乙酸膽碱功能的抗組織胺藥物。(在西醫學臨床上也就是用於治療或預防暈船浪的藥物,也是導致腦退化症惡化的藥物。)


在中醫藥治療方面,絕大多數就是大學教授的那一套,就是清肝熱、養血息風。然而,可悲的是絕少人明白甚麼是清肝熱?甚麼是養血息風?


結果,醫者絕大多數都是依樣畫葫蘆的診斷和處方。

治療結果如何?


治療結果或會有些效應,或會無效,或會導致更嚴重的頭暈,或其他問題的出現。

結果,其治療效應遠不及西醫藥的舒緩治療,治療把握就更加不用說了(中醫治療者可以說是毫無把握。)。


事實上,中醫學真是如此不中用嗎(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就是不科學的廢物。)?


事實的真相並非如此。醫者若能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進行治療,其療效可是立竿見影,而且是標本兼治。你會明白到,原來《黃帝內經》的醫學不但遠超越西醫學,更是超越時代的超級醫學。


根據《黃帝內經》理論,對頭暈或眩暈的病因分析,就是病者因感受風寒,而導致氣血受損。所以,其治療當以散風寒為主,息風、健脾胃、養血(提升血糖)為輔,故其病必定能治癒。(這是本人臨床醫治上的總結,其治必效。)


易龍        14/09/20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