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8)
由於人體在世上所生的病或導致死亡,9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或創傷所造成;所以,人體的治病,基本上就是治療病毒感染;疾病的預防,也就是如何預防病毒感染(風寒)。
甚麼是西醫學的"過敏反應" ?
西醫學的"過敏反應",根本的人體生理學就是"發炎反應" ,也就是人體免疫力清除受病毒蛋白或其他異性蛋白質污染(感染)的細胞或組織的過程;這一過程,西醫學稱為"免疫反應" 。
免疫反應的強弱建基於:
1. 人體免疫系統的強弱。
2. 異性蛋白污染人體細胞或組織的多少。
然而,若沒有異性蛋白污染人體細胞或組織,人體身的免疫系統是不會攻擊自身的細胞或組織的;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並不是如西醫學所說,會變成"黐線" 系統的。
雖然病毒感染是發炎的最基本因素(若沒有異性蛋白的出現,人體是不會發炎的。),人體免疫系統的強弱,卻是造成西醫學"過敏反應"的原因。
為何?
在免疫系統弱的人來說,縱然人體受了風寒,大量的病毒感染了細胞組織,人體也不會出現免疫反應(發炎)。
這也就是《傷寒論》所說,強者受了風寒,會即時有免疫反應,也就是患上"傷寒" 病(就是發炎,人體的免疫反應。)。
若弱者受了風寒,不會即時有免疫反應,只會等待能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條件出現時,才會出現發炎(免疫反應)。這種發炎(病症),《傷寒論》稱其為"溫病" 。若是在同一時間有大量人口出現溫病,這種現象被稱為"瘟疫" 。
而西醫學所說的"過敏反應" ,實際上就是在於會患上"溫病" 的人,或免疫力更差的人,在某時候會出現的"發炎" 現象而已。
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強弱直接受著以下主要因素影響:
1. 人體的能量是否充足。
2. 人體溫度的高低。
3. 人體的血糖多少。
4. 人體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高低。
5. 製造各種免疫蛋白的資源是否充足。
6. 製造各種免疫系統細胞的資源是否充足。
7. 製造各種免疫傳導體的資源是否充足。
8. 製造各種免疫輔助體的資源是否充足。
所以,當以上因素處於正數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就處於強;當以上因素處於負數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就處於弱。
由於這些因素在各人身上都有著不穩定的變化,這就素造了每個人有不同免疫系統強弱的變化;因此,就造成了不同人受了同樣程度的風寒(病毒感染),不同的人會出現《傷寒論》中所說的"傷寒"、"溫病"、或 "中暑" 各種不同的病症表現;也就造成了西醫學所說的"病毒感染" 、各種各樣的"過敏反應" 、"類風濕(免疫自我攻擊)" 等等各種各樣,不同名稱的病症(實質就是同一種病,就是病毒感染)。
所以,西醫藥的治療,無論是類固醇治療,或是免疫抑制劑治療,或是抗生素治療,或是消炎止痛治療,或是抗敏感治療,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治療目標,就是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阻止發炎的出現,只是力度各有不同而已。
*
<1. 人體的能量是否充足>
人體的能量是人體存亡的關鍵,不單是人體免疫系統強弱的因素。(也就是神經細胞有沒有充足的氧氣和葡萄糖的供應。)
所以,會發炎的病人,必定不會死亡。
《黃帝內經-素問31》:「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2. 人體溫度的高低>
人體體溫的高低,直接受著天氣、環境、飲食、保暖影響。在高溫度的情況下,人體的免疫力會大大的提升,所以,在天氣温暖或炎熱的時候,免疫力低下的人才會出現發炎(容易出現發燒、出疹、瘡瘍、皮膚炎、神經炎、關節炎、腸胃炎、鼻炎、咽喉炎等等炎症。)。
而這些因天氣回暖所導致的體溫上升的發炎,被西醫說成了不知原因的"過敏反應" (也就是季節性過敏反應。)。
若是曬太陽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西醫稱為"陽光過敏" 。
若是熱環境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西醫稱為"不知名過敏" 或"熱過敏" 。
若是衣著保暖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西醫稱為"衣著過敏" 。
若是皮膚受壓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西醫稱為"接觸性過敏" 或"物質過敏" 。
若是因進食熱的東西(包括食物或藥物)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或內臟發炎(尤其是肝炎和腎炎),西醫稱為"食物或藥物過敏" 。
(然而,寒涼的食物或藥物更容易導致所謂的"過敏反應" ;因為這些藥物或食物,會破壞人體的散熱機制,導致大量體熱積聚於皮下和內臟。)
<3. 人體的血糖多少>
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來源,也是製造新細胞和其他物質的基本原材料。所以,有充足的血糖供應,不單會大大提升人體的所有功能,更是會大大加速受損或發炎部位的修復。
因為充足的血糖容易導致已受感染的皮膚出疹、生瘡、皮膚炎,也容易道致腫瘤組織發炎;所以,西醫學呼籲民眾少食糖,以減免發炎。
<4. 人體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高低>
神經系統是人體所有運作的指揮官,所以,提升人體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也就會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
若是針灸導致的出疹或皮膚炎、或昏厥,西醫稱為"針灸過敏" 。
<5. 製造各種免疫蛋白的資源是否充足>
大量進食人體較少的胺基酸,可以大大提升人體原本低下的抗體製造。
所以,進食蛋白質,是最常見的"過敏" 因素。
<6. 製造各種免疫系統細胞的資源是否充足>
大量進食葡萄糖和人體較少的胺基酸,可以大大提升人體原本低下的各種免疫系統細胞的資源製造。
<7. 製造各種免疫傳導體的資源是否充足>
大量進食某種脂肪,可以大大提升人體原本低下的免疫傳導體製造(如各種的前列腺素和白細胞引導素等。)。
進食花生,其花生油是製造人體所有前列腺素(發炎傳導物)的根本原料。所以,若本身咽喉或呼吸道皮下已積聚大量病毒的人,這些花生油在直接進入附近細胞後,會即時被轉化為各種的前列腺素,導致某部位急性發炎,也就是西醫學所說的"過敏反應"。
另一方面,不同結構的脂肪,在進入細胞後,是可以即時被轉化為某種發炎傳導物,而導致急性的局部皮膚發炎。
所以,進食油炸食物會容易出現口腔皮膚炎(西醫學所說的"過敏反應" 。)。
<8. 製造各種免疫輔助體的資源是否充足>
在免疫系統中,有著多不勝數的免疫輔助體,若某種東西中含有製造這些輔助體的源料,則會突然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導致人體發炎(所謂的"過敏反應" )。
*
若是外來的異性蛋白質所導致的發炎,跟病毒感染是同樣的問題,就是觸發人體免疫系統對所受污染的細胞組織作出清除行動(發炎反應),其中常見的有蚊的唾液、動物的唾液、蜜蜂毒、 蛇毒、細菌毒、水母毒、魚類毒等等。而接種疫苗,人體輸血的血液和器官移植,也是常見異性蛋白的來源。
這些異性蛋白,在不同人的身上,因免疫系統強弱的不同,都可以出現不同的發炎表現(也就是西醫學所說的"過敏反應" 。)。
易龍 28/08/20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