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治療(5b)
<檢測造成的假疫症>
今天那些只是確診,並無病症的人,並不是疫症的病人,只是檢測的陽性。這一道理,跟肝炎帶菌者一樣,只屬於現代檢測的陽性,並不是病者;因為大部份肝炎帶菌者,都可以健康地活到八、九十歲。如果凡檢測到病毒的都是病人,那世上的人都是100%的病人,無時無刻、自創世以來,從不間斷地,都有疫症在地球上發生。
世上所有的病毒,其傳染途徑和程度都是大同小異,與新冠病毒無異。所有病毒都能透過體液接觸、輸血、器官移植、性行為傳染,透過空氣傳染的是絕無僅有的。
【黃帝內經·素問72】:
“歧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
“正氣”就是保護人體的系統,也就是免疫系統。
“毒氣”是毒害人體的東西,也就是導致人體釋放出病毒的因素。
【黃帝內經·素問31】: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如【黃帝內經】所說,正氣不虛的人,在病毒入侵時會出現發炎反應(發燒就是發炎的症狀之一)。因為這是人體清除病毒的反應,故”熱雖甚不死“。
相反,若正氣虛,人體則會無力發炎,同時,大有機會出現多種,或全部寄居於人體內的病毒感染,導致重病或死亡;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為何人體的正氣會虛弱?
其原因如下:
1. 體溫的流失。無論是邪風,或是吃喝的冷凍物,都能夠直接令體溫流失,導致正氣虛而生病。
2. 削弱免疫力。寒涼性質的食物、草藥、化合物(西藥),都能夠直接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正氣虛而病毒活躍,繼而導致組織、器官衰竭、死亡。
3. 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是直接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4. 恐懼、情緒低下,是直接降低人體免疫力的原因。
中國古時的疫症發生,基本上是發生在戰亂、天災後,因營養不良而所致。
1918年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爆發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人感染發病,造成了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
在這疫症發生前,發生了甚麼事情?
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這場戰爭由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地上。然而,當時的歐洲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中。
這場疫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遺症。
在二千年前,寄居在人體的病毒已是進入到穩定階段。寄居於某種族人口中的病毒,都已經大量寄居於人群中。
有何憑證如此說?
根據【黃帝內經】的論述,其中的醫理防病,重點是教人如何避免人體內的病毒活躍,也就是避風寒。
所以,自【黃帝內經】以後的疫症,其治療和預防重點在於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防止人體再受風寒。
先前的疫症發生的原因在於民眾因戰亂或饑荒而出現的營養不良,保暖不足而導致原本體內的病毒活躍所致。這些疫症只會發生在戰亂、貧窮、營養不良、寒冷保暖不足的地方。
現代的疫症則與先前的原因有所不同。現代疫症的原因在於民眾因服食西藥、飲食生冷食物、重用冷氣空調、服食中藥清熱藥、焦慮驚恐而導致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寒冷的環境,則導致原本寄居體內的病毒活躍所致。這些疫症只會發生在重用西醫藥,以西方飲食、生活方式為重的地方。若然加上寒冷的生活環境,則是令人不堪設想。
所以,為了避免發炎的出現,西方所謂的健康飲食就提倡生冷的飲食、抗氧化的飲食、多飲生果蔬菜,少食澱粉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尤其是紅肉),目的就是要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發炎不會出現。
在中國,為了避免發炎的出現,中醫重用清熱治療法,民眾崇尚西藥的消炎治療藥,以及跟從西方的飲食、生活模式。目的也是一樣,就是要削弱人體的免疫力(陽氣)。
張仲景在其所著作的【傷寒雜病論】序中是如此寫的:
【傷寒雜病論】序: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
張仲景本有宗族200餘人,在未夠十年時間,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於疫症傷寒(現時所說的流感,也就是病毒感染)者十居其七。
【傷寒論】已解釋說明了,傷寒,就是在冬天受了風寒而即時發病的病毒感染疾病;並不是待春天才發病的“溫病”。
張仲景當時已是當地的名醫,然而,在其家鄉疫症流行了接近十年,死了那麼多的人和親族。難道張仲景沒有給他們治療嗎?
若然有給他們治療,為何會死了那麼多人?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
從以上這話中,可以看到張仲景不是沒有給病者治療,只是無能為力,只能眼見病者一個個在自己的手上死去。
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寫【傷寒論】之人居然治不了傷寒,哪【傷寒論】還有何用?
首先,看看張仲景治不了疫症的真正原因在哪。
要治病,必定要針對疾病的發病原因,才能治療得了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05】: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治病必求於本“ 的思維。
凡病毒發病,其根本的原因必定在人體免疫力出了問題,並不在於外來傳染的問題,也不是那一種病毒感染的問題。因為導致人生病、衰老、死亡的病毒,都早已寄居在人體身上。
病毒若不是早就寄居在人體身上,作為寄居者的牠,難道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嗎?
這是對病毒必須有的正確思維理解。
思維紊亂的人,寧願相信人體的病毒感染由禽獸傳染、或是由變種而來的謬說。
要知道,病毒要進行基因突變,根本是天方夜談的事。若是真正明白基因複製的嚴謹性,就會明白我所說的。
在東漢末年,戰亂連年,兵賊略奪,大多百姓都是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
吃不飽,也就是營養不良。這是免疫力低下的基本條件。加上穿不暖,在嚴寒的天氣下,人體體溫下降,就造成了大量病毒感染的爆發,也就是疫症。
這情境也就是現在有大量人死亡的歐洲、美國地區的情境。
你可能會問,現在的歐、美會出現營養不良嗎?
我可以告訴你,西方這幾十年所提倡的健康飲食方式,就是造成民眾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因為他們所提倡的健康飲食,正是當日張仲景時代的饑荒飲食模式,就是少肉、少澱粉、多野果、多菜蔬(即是野菜、草根之類多纖維的食物)、少鹽、少糖、多吃生冷食物的狀況。
真正令張仲景引以為疚、悲痛不已的事情,就是治療方法的錯誤。
這治療方法的錯誤,是加速導致大量病人死亡的原因。因為錯誤的治療,就等同落井下石,豈有不死之理。
這一情境,也是今天歐、美的情境。跟當日張仲景的情況別無兩樣。
張仲景治療疫症近十年的錯誤方法是甚麼方法?
根據張仲景所寫的【傷寒論雜病論】所治療傷寒的方法,以及他在書序所寫的內容,在張仲景時代的醫者,甚少人是懂得【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其中一個重要的醫學思維就如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再次強調的。
【傷寒論】: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醫者若不能明白這一重要醫學思維,必定將病人越治越病,最終弄死。
這一理論的重點在哪?
這一理論的重點在於人體免疫力的強弱之差。
由於張仲景起初所學習的醫學,是以降溫為目的的醫學。這是甚麼醫學?
也就是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曉得的清熱消炎治療方法,是後世的“溫病學說”和西方醫學治療方法。
這種清熱消炎治療,在張仲景時代是主流醫學,而張仲景也是其中一位。
清熱消炎治療,根本就是以削弱人體免疫力為治療,跟西醫藥的治療模式是一樣的。當人體免疫力被削弱了,熱就自然下降,或是暫時退去。給人(包括所有的清熱中醫和所有的西醫)的感覺就是病情改善了,或是好了。
然而,從未沒有人想過,當人體的免疫力被壓下去,從細胞中釋放出來的病毒,又會是何去何從呢?
這根本就是掩耳盜鈴的治療方法。
這一治療方法,在寒冷的環境下,是可以急速加劇病人的死亡。若然在炎熱的夏天,這清熱治療法只會令人體變得虛弱,不一定即時取人性命。
由於張仲景身處的湖南,夏天是火爐地區。正因為如此,在這裡的疫症,在冬天饑寒交逼,在錯誤的治療方法下,仍然可以延續近十年,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
張仲景在近十年的疫症治療中,發現自己原本所學習的醫術在臨床治療上出了很大的問題,不但沒有能救治病人,相反,更加速了危重病人的死亡。
所以,才強調【黃帝內經】中“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的理論。
張仲景雖然醫死了不少人,但他並不像後世的醫家和現代的西醫,縱然原本所學習的那套醫學在臨床上救治不了病人,也是毫無反省之心,繼續去禍害病人。他慢慢的反省過來,丟下自己所學習的那套無用害人的醫學,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這些古經典醫籍,找出問題的所在、正確的治療方法,最終將疫情救治下來,並將臨床治療和醫學理論總結下來,寫成【傷寒論雜病論】一書,流傳於世。
可惜的是自【傷寒論】面世以後,並不多人能夠明白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偶有能明白張仲景醫學理論的醫者,則會成了當世的名醫。),世人仍然以世俗人所認識的那套清熱治療為主流。
結論:
今天疫症的發生,不是因為有甚麼新的病毒出現(因為這些病毒本來就是寄居存在於人群中),真正的原因是在於人體本身的免疫力下降,因保暖不足受了風寒,以及病毒感染的定義(就是以病症為定義,或是以無症狀的檢測為定義)。
另一重要事項,就是病毒感染的發生不在於單一種病毒在人體的出現,是人體受了風寒(體溫下降),同一時間有多種病毒在人體中活躍釋出的結果;若在同一段時間內多人處於病毒感染,這就是世人所稱的“疫症”。
*****
6. 《病毒感染的預防》
7. 《病毒感染預防與疫苗》
8. 《病毒感染的西醫藥治療》
9. 《病毒感染的中醫藥治療》
10. 《病毒錯誤治療的後果》
11. 《甚麼是病毒感染後遺症》
12. 《結論》
易龍 03/12/20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