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疫苗的類別(1)

 

疫苗的類別(1)


直至今天,在市面上給人類接種的病毒疫苗有3大類:


1. 滅活的病毒

2. 人工合成病毒的外殼

3. 病毒的mRNA


甚麼是滅活的病毒?


病毒,基本上由2大部份組成。

1. 病毒基因,可以是DNA或RNA。

2. 病毒外殼。由蛋白質所組成,其中包括了酶和細胞連接器等。這外殼,就是病毒入侵細胞的設備。


病毒入侵人體是有其目的的,並不是可入,可不入的。其入侵人體的目的,就是要進入人體的細胞內,借助人體細胞內的基因平台和設備,為其複製新的病毒;也就是使其物種繁衍不絕。所以,其入侵是必然的事情。


現存大地上的所有病毒,基本上都是存在寄宿主的細胞內。若是寄宿在人類的病毒,基本上都已存在於人體的細胞內,只有極少數的病毒過渡性的存在於人體以外。


病毒存在於人體外,既不能繁殖,更是在短時間內受到太陽光的破壞和受到空氣中不同物質的破壞,使其不能存活。


病毒如何入侵人體細胞?


病毒的入侵並不是整隻病毒進入細胞內,只是將其基因DNA或RNA,透過外殼的運作,弄進細胞內。


完整的病毒基因,若沒有外殼的運作,是不能進入人體細胞的。所以,所謂“滅活”,就是破壞外殼結構,使其不能正常運作。


沒有能正常運作外殼的病毒,是沒有能力入侵人體細胞的;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致病性,對人體不會造成真正的傷害。唯一會導致的傷害就是所謂的“過敏反應”,也就是組織發炎。


疫苗的作用在那裡?


疫苗,就是將沒有致病性的人體入侵微生物(抗原),如病毒,注射入人體或接觸人體,使人體產生抗體,並獲得入侵者的記憶資料,令人體可以在同一種活的微生物(病毒)入侵人體時,盡快將其清除,使病毒在未進入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前被清除,入侵的病毒就不能在人體內繁殖。


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會針對病毒的外殼來作出攻擊,是不會對基因(DNA或RNA)作出特殊的免疫反應。


疫苗要發揮作用,基本條件就是人體要有正常的免疫力。所以,沒有正常免疫力的人,疫苗不但沒可能正常發揮作用,相反,會成為毒物。


病毒進入普通細胞和進入神經細胞,其結果有何差別?



滅活病毒疫苗、人工合成病毒外殼疫苗、病毒mRNA,3種有何差別?




易龍  20/12/2020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人肥胖的原因(4)

 

人肥胖的原因(4)


為何會出現中端肥大症?


中端肥大症的原因在於飲食寒涼生冷東西過多,導致腸胃周圍的環境變得寒冷;在正常的保護保暖機制下,人體會在寒冷的腸胃道周圍積聚脂肪,以減少人體的熱量流失,故令肚腹肥大。長期飲啤酒的人就是好的例子。


所以,中端肥大症的原因不在於多吃糖分或澱粉質,是在於食下去的東西冷熱程度。


為何中端肥大症經常與高血壓、糖尿病一起出現?


如先前的文章所說,高血壓和高血糖本身並不是疾病,對人體並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相反,這些都是對人體腦神經有益的。


高血壓和高血糖的原因在於胃受了風寒,令胃對中樞神經的血液供應和血糖供應失去正常調節,導致腦神經減少血液供應和血糖供應的現象。這種表現跟人患上感冒(外感風寒)的表現是一致的,就是疲倦乏力,沒精打采(也就是缺糖、缺氧的表現)。


由於高血壓和高血糖本身就不是疾病,就跟發燒一樣;只是人體腦神經缺血、缺糖的自我補償機制。因此,越是用藥去降血壓、降血糖,腦神經越是缺乏血液和血糖供應,其透過反饋機制要求提升血壓和血糖的訊息越是強烈,導致了越醫越高的所謂治療結果。


事實上,中端肥大與高血壓、高血糖是共同因胃受風寒的表現,彼此並沒有因果的關係。


胃是調節中樞神經運作的重要器官,也是調控人體血壓和血糖的重要器官。而人體神經細胞的運作,就是中醫學所說“氣”的表現。


當胃受了風寒,其神經運作就會出現問題。這一問題會直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導致“氣”不能正常運行(也就是中樞神經不能正常運作);出現了一氣不能承接一氣。


胃受了風寒,腸胃就會失去運化功能,食物就會滯留於腸胃,出現便秘的現象。


胃的運化功能雖然受損,但“胃氣”未衰者,腸胃的吸水能力仍然存在,結果導致大便乾結。


“胃氣”未衰者,也就是仍然有食慾者,後世稱為“熱結”。


“胃氣”衰弱者,也就是沒有食慾者,後世稱為“寒結”。


【傷寒論】以承氣湯類治陽明(腸胃)熱結,重點不在於通大便,是在於去胃中積滯之物,以順人體之氣,所以名以“承氣”,並非“通便”。


承氣者,一氣承接一氣。


便秘與中樞神經運作有何關係?


人體的腦幹激活與胃神經(迷走神經)的刺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兩種情況下,人體中樞神經激活區可以停止運作,或是運作不暢順。


1. 當胃受到擠壓時(食物停滯,或過多胃氣)。

2. 當胃過於虛寒(過用清熱藥,或寒涼飲食)。


所以,當人受了外感風寒,或是食滯腹脹,可以導致呼吸不暢順,或是心悸、心臟不適、眩暈、暈厥、猝死等。其根本的問題出現在於腦幹運作失常。


現代西醫學所說的迷走神經眩暈,其真正的病因在於腦幹,並不在於迷走神經,因為迷走神經就是在腦幹上十二對顱神經的第十對。

而導致腦幹的問題,其病因在於胃。所以,治眩暈不懂治胃,眩暈必不能治。這就是【黃帝內經】治病求因的醫理。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10/12/2020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人肥胖的原因(3)

 

人肥胖的原因(3)


人的肥胖與飲食相關嗎?


人的肥胖,絕大多數與飲食相關;但並非如西醫學所說,因為吃了過多的澱粉質或脂肪。


人的肥胖與飲食相關的地方在於經常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所致。


為何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會導致肥胖?


飲汽水導致人體肥胖,其致肥的原因不在於糖的多少,而在於汽水的冷凍。弄不明白這一點的醫者,根本就是將好人當賊辦,相反,讓賊人繼續逍遙作案。(這一道理,跟說吸煙是肺癌的元兇一樣,都是錯誤的說法。肺癌真正的元兇是冷氣。)


吃生冷寒涼的東西,會導致腸胃受風寒。這跟人體在寒冷環境受了風寒,是同一的道理;只是從皮毛受風寒或是從腸胃受風寒的差別。


胃受了風寒,胃的運化功能會受損,令胃所刺激調控的中樞神經系統運作失常,其中驅寒散熱系統的失常和飲食慾系統的失常,導致人感覺到胃裡積熱的同時,出現經常饑餓的現象。這兩個系統功能的運作,基本上都發生在下丘腦(Hypothalamus )。


人體裡面有積熱感,令人有不怕寒冷的錯覺。這一現象基本上與經常饑餓感是同一時間發生;所以,給人有吃多了導致肥胖的錯覺,而忽視了保暖這一真正的問題。


胃功能的失常,不但是導致肥胖的元兇,也是人體絕大多數疾病的病因。


其中如思覺失調和抑鬱症。從西醫藥的藥理論上看,可以推測出胃功能的失常可以導致多巴胺神經(涉及頭暈、作悶、嘔吐)和血清素神經(涉及嘔吐、食慾)運作的失常。在臨床上,可見到精神病的出現,必先損傷“胃氣“的運化。


【黃帝內經】: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歧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

歧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

歧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黃帝內經】早已說明,以上精神失常者,皆由風寒困於胃(寒厥),以致熱積過盛所致。


【黃帝內經】: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歧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驚者“,驚悸也。所以,心悸者,非心病;乃胃病所致。心悸,輕者;驚悸,重者。


【傷寒論】: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為何“經水通來”會導致“如見鬼狀“?


其原因在於婦人先被外感所困(“婦人傷寒發熱“),裡氣不足之人(婦人常見),適逢行經,裡熱隨經水下行,導致外寒入裡,困於中焦,胃氣失運化,故出現幻覺、幻聽(“如見鬼狀“)、胸悶、作嘔等多巴胺神經功能的失調。



裡熱盛,不等同於胃熱盛;然而,兩者的積熱都由外感風寒久困所致。


裡熱盛,也就是寒氣困於五臟(中樞神經系統);其寒氣深入程度比胃熱盛的程度更深;這也是世人所說“回光反照”的因由所在。


胃熱盛者,其人易饑,欲多食,然而因胃化失常,所食多停滯不下,故出現少食飽滯。此人所出現的症狀是易饑少食,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


若停滯嚴重,則可以出現無胃口、頭暈、作悶作嘔。



如何能夠治療肥胖症?


肥胖症會導致心、血管出問題嗎?


糖尿病與肥胖症有掛勾嗎?


【黃帝內經】為何只說醫理,不說方藥?


【傷寒論】中承氣湯的“承氣“是甚麼意思?


小柴胡湯所治的胸悶、目眩是甚麼意思? 所調和的又是甚麼?


“厥陰”者,是甚麼意思?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人肥胖的原因(2)

 

人肥胖的原因(2)


人體如何調控脂肪細胞的積聚?

脂肪細胞為何懂得積聚在寒冷的部位?


人體的所有結構和功能,都由神經系統調控。而其中體溫調控的問題,是今天導致絕大多數人體疾病(肥胖是其中一種)的因素。


體溫調控的問題,如何導致肥胖?


在正常的人體,保暖減少體溫流失的機制,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所以,當人體感覺到環境寒冷時,人會穿著衣服,避寒就暖,目的就是要減少體溫的流失。


為何某些人會不怕寒冷?


絕大多數人都會看到一種情況,就是肥胖人不怕寒冷。

因為不怕寒冷,人的肥胖,問題就出在這裡。


到底是人體不怕寒冷在先,還是肥胖導致人體不怕寒冷?


這一問題跟西醫說高血壓是導致中風的原因的思維是一樣的。就是說,你若覺得人體因為肥胖而不怕寒冷,這跟說高血壓會導致中風一樣,都是錯誤的,是將因果倒轉了的思維。


人體對冷熱的感覺,跟所有神經系統的運作(其中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是一樣的,是資料比較的結果。


當人體體內的溫度高於在人體腦下丘的恆溫器時,人體就會感覺到熱。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會啟動體溫調節系統,就是擴張表面的微細血管,同時,透過適量的排汗來散熱。


當人體的體溫調控系統,或散熱機制被風寒或冷凍食物(病毒)所傷,人體對寒冷的感覺出了問題,或是裡熱外散速度減慢(尤其是在恆溫器附近的體溫);結果,人體對寒冷的感覺出現了錯誤,或是積熱給了人體錯誤的訊息,就是說人體沒有受到寒冷的侵襲,不用穿衣避寒;相反,若是散熱機制出了問題的人,積熱令人需要降溫散熱,喜歡飲食冷凍,就寒避暖。


【黃帝內經】:

“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那些感覺上不覺寒冷的人,並不等如人體在寒冷環境下體熱不會流失。而事實上,由於冷熱的錯誤感覺,使這些人不懂得保暖,導致體溫流失比正常人更快,而導致暴露於寒冷環境中的部位長時間處於寒冷。結果,導致人體積聚大量脂肪細胞於寒冷的部位,自我感少體溫的流失。


中端肥大症的形成,正如我以上所說的理論,因為長期飲食冷凍食物,導致腸胃寒冷,而大量積聚脂肪細胞自我保暖。

長期飲啤酒的人,其肥大的啤酒肚就是事實的表現。


致於脂肪肝,也是因為長期飲食冷凍,導致由肝腸靜脈引入肝的血液溫度較低,而導致肝細胞周圍環境較寒冷,而積聚脂肪細胞保暖。因為肝環境的寒冷環境,同時導致隱藏於肝的病毒活躍,導致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肝衰竭。


為何絕大多數人錯誤的認為肥胖與過多飲食相關?


肥胖可以逆轉嗎?


為何人在中年或以後會出現更多的肥胖?


多年前,曾經聽朋友說過,俄羅斯人在三四十歲前都是高瘦的美男、美女。不知為何,三四十歲後,大多數都變身為肥男、胖女。



易龍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人肥胖的原因(1)

 

人肥胖的原因(1)


絕大多數的人,包括所有的西醫,都認為肥胖是因為吃過多的澱粉質或脂肪而形成。


真的如此嗎?


我告訴你,這是一錯誤的觀察和結論。


根據人體的生理結構,肥胖的形成由脂肪細胞的積聚所致。


人體為何會積聚脂肪細胞?


人體是因為要儲存進食過澱粉質而產生大量的脂肪細胞嗎?

這些脂肪細胞又為何只積聚在某些部位或皮下?


跟其實動物一樣,脂肪細胞的積聚是動物自我保暖,減少熱留失的保護機制。所以,長時間處於寒冷環境的動物,其皮下脂肪必定是厚的。


由此觀察總結出來的結論,就是人體若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其人必定肥胖;那一部位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那一部位就會肥胖。


那為何在同一環境下,人會有肥瘦的差別?


任何生物理論,若然是正確的,都應該應驗在所有生物身上。就如生長在寒冷環境的動物,若然不是有厚厚的皮毛,其皮下脂肪必定厚,因為皮毛和皮下脂肪,都是為禦寒而生。


所謂的寒冷環境,是指人體直接接觸的溫度。


人的肥胖,根本上就是病的表現。因為人體的保暖,不像其他動物依靠皮毛,是借著穿著衣服、避寒就暖來保暖。所以,衣服下的溫度,才是人體真正暴露的環境溫度。


然而,人體是否感覺到寒冷需要穿著衣服,是依靠人體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


有一點是必須緊記的,就是是否會否感覺到寒冷,在低於體溫攝氏37度的環境下,體溫都會不斷地流失。只是溫差越大,體溫流失的速度越快。


為了保存體溫,在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下(也就是在保暖不足的環境下),人體那處部位暴露於冷凍環境中,那處就會積聚脂肪細胞。所以,在北方的人,其面部積聚的脂肪必然是厚的,面部輪廓也變得圓滿。


人體如何調控脂肪的積聚?

脂肪為何懂得積聚在寒冷的部位?


為何肥胖是疾病的表現?

為何肥胖會與暴食掛勾?

真的是暴食導致肥胖嗎?


為何會出現中端肥大症?

是甚麼人會出現中端肥大症?

真的是中端肥大症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嗎?


類固醇副作用導致人體局部的肥胖,到底有何啟示得著?


脂肪肝,其實是肥胖的一種,與肝硬化或肝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或是層次的關係。


哪為何脂肪肝的人容易出現肝硬化或肝癌?



以上的問題,並不難解答,其正確的答案並非如西醫學所說。而事實上,西醫學所說的,都是沒有實質根據,又不合乎人體生理學的說法。因為他們的說法連邏輯也不合乎,不能稱得上為理論(理論,當是合理而論)。



易龍   27/11/2020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治病求因(1)

 

治病求因(1)


今時今日的人治病絕大多數是見病醫病,治病不治病因,是捨本取末(標)的治療。


然則,絕大多數的病症(標),是人體免疫系統自治的表現。若以捨本取末的治則,實質來說,不是為人體治病,是在破壞人體自我修復的機制。結果是病治不了,相反的是越治越嚴重,也越來越多器官組織出現問題(所謂的併發症)。就如西醫學治療傷風感冒、高血壓、糖尿病的結局。


在二千年前,【黃帝內經】的醫者已明白到治病求本的重要性,並提醒治病不求本,只是見病治病的為禍。


【黃帝內經】: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黃帝內經】: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縱然【黃帝內經】如此苦口婆心的警惕世人,後世之人不但不能讀通【黃帝內經】這些正確的醫學言論;相反,走回那見病治病的回頭路;結果,導致中國醫學在【黃帝內經】以後不斷的倒退,最後,連見病治病的西醫學也比不上。


甚麼是疾病的病因?


例如外感風寒(感冒)


感冒的症狀有疲倦、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頭暈、腸胃不適等等。所有症狀不是每個患感冒的人都一同出現,要看看每個人那處受了風寒。


當醫者遇上任何一種疾病時,要不斷反復自問索源,才能找出最終的病因。事實上,治病跟查案捉拿兇手,是同一類的事情。


所以,當醫者遇上感冒病人時,當反復的問,為何病人會出現以上的症狀,不然,你只會見痛治痛,見燒退燒,並沒有真正治療病人的疾病。


為何病人會出現疲倦、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頭暈、腸胃不適等等症狀?


其原因是人體正在發炎。發炎的典型表現就是紅、腫、熱、痛。


繼續問……


為何會無端白事出現發炎?


一定是有異物出現在人體的血液中,或發炎的組織周圍,才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去清除異物,這清除異物的過程就是發炎。


那些異物是甚麼?


若然人體沒有明顯創傷,這異物絕大可能性是病毒。


這些病毒何從而來?


導致人體生病(發炎)的病毒,必定是從人體中釋放出來的,因為即時外來傳染的病毒,其濃度不足以導致人體出現發炎,也不可能出現在血液中和神經組織的周圍。(這一數據就是西醫學所說的潛伏期,其實,就是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後至新病毒從細胞內釋放出來的時間差距)


是否每一個人感染了外來的病毒,都會發病?


在正常的體溫和免疫力下,外來的病毒感染,能進入人體細胞的機會甚微,或是沒有可能。但人體表面若有傷口,這入侵的機會就會是難以想像。


縱然病毒進入了人體細胞,在正常的體溫(37度或以上),病毒的繁殖會受到抑制。所以,在潛伏期後也不能發病(發炎)。


就是以上原因,出現了同一群人暴露於同一感染的環境條件,只有部份人會發病。


甚麼條件可以加速細胞內病毒的繁殖?


當人受了風寒,令人體的體溫下降,細胞內的病毒則會加速繁殖,然後釋放出細胞外。在較正常免疫力的人,就會導致受病毒汚染的周圍細胞組織發炎(也就是生病)。

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發炎不會發生(也就是不發病);釋放出來的病毒會擴散,再次進入其他細胞進行繁殖。(這就是服用免疫抑制劑或苦寒中藥最終導致器官組織衰竭的機理)


從以上的逐步分析,醫者可以找出感冒的病因就是病毒,而導致病毒活躍的原因在於體溫的下降。所以,在治療上當以提升體溫和增強免疫力為治則。人體的發炎機制,就是人體自我治療的最理想治法。


醫者的治療,當配合人體自我治療的機制,才能達至加強的治療後果。


醫者當作出如何的治療?

為何人體有所謂的“積熱”? 

又為何後世的溫病學說醫者將其誤解為“風熱”?

熱風真的可以使人致病嗎?


【黃帝內經】這套治病的思維,不只中醫要細心思索;西醫更加要多加思量,細心想想西醫學那套的治療學,到底是甚麼的一回事。因為這是所有醫者應有的思維,就是治病求因。



易龍   19/11/2020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人的健康標準(1)

 

人的健康標準(1)


甚麼是人的健康標準?


今時今日的醫學告訴你,人的健康標準就是沒有高血壓,沒有高血糖,沒有高血脂。


這個說法正確嗎?


只能說,這一說法只有部份正確。


為何如此說?


所謂正確的部份,是當人體有三高的情況,人體必然是出了毛病。因為這三高的現象,跟人體受了感染發燒一樣,是自我補救的現象。


然而,西醫學以人為的降低三高以為是可以令人體健康,就等同以退燒治療弄不清的感染一樣,是大錯特錯的方法。


凡治病,都必須先明白疾病的因由,發病機理,才可以正確施治;不然,只是胡來的所謂“治療”。


人體的健康,在於神經系統的健康情況;因為人體的生病、衰老、死亡,都源於神經系統的狀況。

在中醫學來說,神經系統的運作,就是人體“氣”的表現。


神經系統就是人的根本,其他器官系統的存在、運作,就是要服務人體的神經系統。人體所有的運作、建構,都出於神經系統的指令、調控。


正確的來說,提升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等神經細胞所需的條件、原料,只根基於一個原因,就是神經系統缺乏或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維持正常或作戰狀態。


神經系統的健康在那裡表現?


神經系統的健康表現在:

1. 胃的健康狀況

2. 人體的精神狀況

3. 人體的活動能力


以上3種,是人體健康狀態和判斷生死的依據準則。



1. 胃的健康狀況


胃,是出自腦幹的第十對顱神經,迷走神經,調控的器官;也是人體對外接受刺激的重要器官。胃的狀況,直接反影著迷走神經和腦幹的健康狀況。人體的心臟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也是迷走神經所調控的器官組織,而迷走神經的健康狀況,與胃受風寒的情況有著直接的掛勾。所以,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出現,必先是胃先受風寒受損,繼而發病。


人的突然昏厥或死亡,必定是胃先受風寒,運作失常而所導致。“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所謂“胃氣”,就是指迷走神經和腦幹的活動狀況。



2. 人體的精神狀況



易龍   12/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