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3)
由於人體在世上所生的病或導致死亡,9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或創傷所造成;所以,人體的治病,基本上就是治療病毒感染;疾病的預防,也是如何預防病毒感染(風寒)。
所以,整部《黃帝內經》所說的醫學,就是在說風寒如何導致人體生病,生病後又當如何治理,又當如何預防人體生病(受風寒)。
而整部《傷寒雜病論》,都是在說如何以驅除風寒的治療方法治療人體所生的百病。所以,一部《傷寒論》能治百病。
病毒感染的治療,事實上只能治療在細胞外的病毒感染;細胞內的病毒感染,是沒法治療的,只能減緩病毒的活躍性而已(這樣就是人體正確的養生之法,可以延長人體的健康狀況,可以延長達到人體應有的壽命。)。
要治療細胞外的病毒感染,世上只有一種方法,就是以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這些病毒的異性蛋白。這也是人體免疫系統存在的最大目的。
人體免疫系統的存在,其攻擊目標就只有異性蛋白(也就是不是人體自身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只有異性蛋白的出現,人體的免疫系統才會被激活,對這些異性蛋白,或被異性蛋白所污染(感染)的細胞組織作出攻擊、清洗的行動。(所以,西醫學所說的人體免疫系統"黐線" 的說法,根本就是胡說八道,是西醫學自身"黐線" 的說法而已。)
免疫系統清除異性蛋白質的重要性在哪?
一般毫無醫學意識或知識的人(其中包括所有的中醫和西醫),對免疫系統清除異性蛋白質的重要性並不重視;相反,以削弱免疫力或抑制免疫力,去減少或避免免疫系統清除異性蛋白質作為治療目標。
為何會出現這種為禍蒼生的局面?
原因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異性蛋白質的反應,就是人體的發炎機制。當發炎機制被啟動時,人體就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表現。
而不幸的是,西醫學就是以這四種表現為疾病,但西醫學又沒法盡快清除這些出現的異性蛋白質;結果,只能以抑制免疫力或截斷發炎機制為治療目標,以類固醇、消炎止痛退燒藥、抗敏藥、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中醫學所說的寒涼清熱藥)為治療,對人體免疫系統作出破壞,以達到消炎的治療結果。
(因為寒涼清熱藥能削弱免疫系統,達到消炎的作用;所以,中醫、西醫都將能消炎的清熱藥說成了是提升了人體免疫力,誤導世人;更謊謬的,有些中西醫學者更將這些寒涼清熱藥說成有抑制病毒繁殖的藥物。我真是好想知道,你這些人從那處的藥理機制看到了這一作用?正一大話專家!)
以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以達到消炎的所謂治療結果,有甚麼惡果?
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天生下來就是要來看守保衞人體,避免外來異性蛋白質的入侵。因為所有外來的異性蛋白質,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是人體的基因。這些傷害是可以影響人類的生存。而在入侵人體的異性蛋白質中,以病毒異性蛋白質最為多,對人體的傷害也是最大。(所以,人體免疫系統的存在,可以說是為針對病毒而存在的。)
人體若失去免疫系統的監控和有效的行動,人體內的病毒將會自由自在地擴散,令神經細胞內外的病毒增加,令更多的普通細胞更容易變成腫瘤細胞,令人體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病變,令人體更快達到死亡終點。
易龍 31/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