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的根本 (2c)
甚麼是中醫藥
食物與中藥的四氣分類
在飲食或是服食中藥過程中,人體通過食物或藥物對口腔味覺、嗅覺、胃的刺激,對中樞神經作出刺激,繼而對人體其他器官、部位、免疫系統等作出調控,而對人體產生出治療作用。這一治療原理,跟針灸治療、聽覺治療(音樂)、視覺治療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分別只在於對中樞神經刺激的強弱、剌激涉及的范圍、剌激的平衡協調性。所以,中藥治療與針灸治療可以治療同樣的疾病,也可以有同樣的療效;照樣,兩者都有補、瀉的治法。
由於中藥的治療作用,其重點在於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與西藥作用於特定組織受體的藥理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因為中藥是以四氣、五味對中樞神經作出刺激,不是以中藥中某種特殊的成份為治療作用重點;這就解釋了為何同一氣味不同種類的中藥,可以有類同的治療效果。
然而,這些同一氣味、不同種類的中藥,其治療效果也有差別。為何?
中藥的四氣、五味是根據甚麼來分類?
中藥治療與針灸治療的分別又在那裡?
中藥治療與針灸治療同樣是透過刺激人體的“胃氣”來作出治療,這“胃氣”就是位於人體中樞神經的某系統,其功能負責統籌、協調人體神經訊息出、入中樞神經系統。
兩者的分別在於中藥透過四氣、五味對嗅覺、味覺、胃的刺激,繼而對“胃氣”產生刺激;而針灸則透過人體表面穴位(某條神經的末梢)對“胃氣”的刺激,繼而刺激中樞神經中的經絡(一系列有關連的神經列序)而作出對人體疾病的治療作用。
正確中藥的治療,中藥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是強烈、廣泛、有協調性的;而針灸治療,其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是強烈、有選擇性、較狹窄的(只刺激某條經絡),是否有協調性,就要看施針者的醫術了。
寒氣重,“胃氣”虛弱的人容易出現“暈針”的情況。
【傷寒論】:「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
針灸的補、瀉手法,就是針對“胃氣”而言。所謂“補”,就是增加“胃氣”的陽氣;所謂“瀉”,就是散去“胃氣”中所積聚過多的陽氣。
為何有過多的陽氣積聚於“胃氣”中?散去“胃氣”中積聚過多的陽氣,只是治標的療法;只有解決陽氣不再積聚於“胃氣”中,才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治病求本”。
灸法也能“瀉”,倒底是如何做到?
【黃帝內經.素問】:「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為何脈象會見“真藏(臟)”
共原因在於“胃氣”已衰敗,失去調控進出中樞神經神經訊息的功能;故獨見“真藏脈”(是獨見中樞神經某臟的神經訊息)。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故其人離死不遠。
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胃氣”者,陽氣也。而食物和中藥四氣(寒、涼、溫、熱)的分類,以其對“胃陽”的生化程度來決!定。
凡服食後,人體會產生溫熱感覺、增加食慾、提高情緒的,都列入溫熱類。作用越強的,性質越熱,甚至列入於大熱類,例如附子、吳茱萸等。
凡服食後,人體不會產生溫熱感覺,或是令人失去溫熱感覺,或是令體溫下降、減低食慾、情緒低下的,都列入寒涼類。作用越強的,性質越寒,甚至列入於大寒類,例如石膏、大黃等。
整部【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治療,無論是中藥或針灸,都是以調整“胃氣”為目標。
【傷寒論】: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
桂枝湯的治病原理就是激發“胃氣”,也就是溫“胃陽”。“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這一動作是為了助桂枝湯溫“胃陽”而設。
【傷寒論】:「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下之後”出了甚麼問題?
為何會導致“氣上衝”?
因攻下藥乃苦寒之藥,在外有清瀉胃熱作用,這苦寒的瀉下藥透過胃的神經刺激,抑制了中樞神經的”胃氣”;由於對”胃氣”抑制過度,使”胃氣”失去對中樞神經的協調作用,令至表達在胸前這一組列的中樞神經(任脈)的脈衝運行失調,故出現“氣上衝”的現象。桂枝湯有激活”胃氣”作用,故能治“氣上衝”。
調胃承氣湯
四逆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茯苓四逆湯
五苓散
梔子豉湯
小柴胡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大陷胸丸
半夏瀉心湯
等等...
其治療重點是在調整“胃氣”上着手。
所謂“腎乃先天之本”,世人都以解剖器官的腎臟為“腎乃先天之本”的腎,就連中醫也是有這一觀念;其實,這是一謬誤的觀念。
【黃帝內經】中所指的腎和其餘四藏(臟),都是指人腦中中樞神經系統的五個調控人體五處不同部位的系統;而脾胃也是指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其中一系統。
所以,根據【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理論原旨,“腎乃先天之本,脾胃乃後天之本”當解釋為腦神經的健康發展,是人體的先天之本;透過胃對“胃氣”的刺激來治療(調控)被風寒(病毒)所傷的神經系統,才是人體的後天之本。
若然以解剖器官的功能來解釋“先天之本,後天之本”,難道肺的呼吸功能、心的運血功能、肝的代謝解毒功能,比不上腎的濾血功能、脾胃的消化功能重要嗎。
所謂“胃氣”,就是指負責激活、調控人體中樞神經其他部位、系統的神經叢;而這一神經叢,其中一種功能是可以調控人體的食慾。因為觀察到這一點,【黃帝內經】時代的中國人,就以這一處的功能與胃的功能掛勾起來,以“胃氣”來形容、表達這一處神經活躍能力的高或低。
所有的食物和中藥,除了性質平和的種類(例如成熟的五穀),無論是性質(氣)溫熱或是寒涼,都是有毒的;其性質越寒或是越熱,毒性越是大。
而五味(甘(甜)、酸、苦、辛(辣)、鹹)與四氣是相亙配合的。
平和:甘(甜),例如成熟的五穀。
寒涼:酸(未成熟的瓜果)、苦(未成熟的瓜果)、根、葉類,鹹(礦物類)。
溫熱:辛(辣),例如種子、未成熟的瓜果、根、葉類。
正常的“平人(無病的人)”進食食物當食平和、甘甜、芳香的東西。而這選取食物的能力、傾向,人體是天生就有的,會自然地作出適當的選擇。
為何不同的食物帶有不同的氣味?
食物帶有不同的氣味是用以保護食物本身,是用以警告進食的動物,那些帶有酸、苦、辛(辣)的東西是有毒性的,是不可食的東西;是植物用以保護自身和未成熟的果、子。
進食者若不聽從五味的警告,進食了非可食用的植物,與五味相關的毒素則會對其神經系統產生出寒涼(抑制)、溫熱(興奮)不同的反應,使其身體運作失常,有不適的反應,嚴重的甚至死亡。
然而,對人體運作已偏差(疾病)的病人來說,那些令人體運作失常有毒的東西,恰恰就是矯正人體偏差的良藥。
是甚麼導致人體出現偏差?
總結而言,人體的五味感覺和嗅覺是用來保護人體,使人體不至於食錯有毒的東西,危害到人體的健康。另一方面,人體透過五味的選擇、刺激,用以治療人體無時無刻的偏差(生病),使人體有舒服、自在、充滿活力的感覺。
所以,飲食無分是否“重口味”,只要食後能使人有舒服、自在、充滿活力的感覺,就是正確的飲食。因為人體的五味感覺是用來保護人體和治療人體的最重要天然設計,是不會出現適應或耐受性的現象;只有受風寒(病毒)所傷,五味感覺才會出現變化,甚至於消失。
西醫學那套無知的營養學,將那些酸苦、寒涼的毒藥當作優良的食物推介給病人,令至那些身體已偏於虛寒的病人,其健康狀況變得更差;本來輕微偏寒的人,變成了更寒,更快的衰退或死亡。
不要作無知的人,甚麼對你身體有益,自出娘胎那一刻,人體的五味感覺已告訴了你。
食物與中藥的採摘時間
正確的煎煮食物與中藥
正確的進食與服食中藥
為何味覺會受損或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