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風寒)的真正害處
一般人基本上分不清甚麼是病毒,甚麼是細菌?甚至,有許多醫療人員,包括西醫,都弄不清這兩樣的分別;所以,胡亂濫用抗生素。
病毒(virus,舊稱“濾過性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細胞內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是由一個保護性外殼包裹著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機制,將這些簡單的基因份子注入宿主的細胞內,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複製,自己是無法獨立生長和複製的。
當新的病毒從受感染細胞釋放出來時,受感染細胞將會破裂死亡;大量新病毒釋放出來時,將導致大量細胞死亡。這就是導致急性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如:急性肝衰竭、腎衰竭、骨枯等。
當大量病毒感染某一組織細胞,只活躍於細胞內,並未釋放出新的病毒。這些病毒將會干擾或控制受感染細胞的運作,導致一系列無緣無故的免疫反應和新陳代謝的疾病。如:類風濕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症等等。
由於病毒活躍於人體的細胞內,控制和產生有異於原本細胞的蛋白質、份子、受體,至使人體細胞表現出有異於原本的細胞結構,導致人體的免疫反應自我攻擊這些變異的細胞,就出現了免疫反應(包括類風濕)疾病。
為何不是免疫反應變質,而是受攻擊的細胞組織變質?
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免疫反應所攻擊的細胞組織、部位,是有目標性和高度選擇性的。若是免疫反應變質,所攻擊的細胞組織、部位當是廣泛、無選擇性的。
由於肝炎、腎炎、心肌炎等等由免疫反應所導致的發炎,其病因在於該器官的細胞受到病毒的入侵而導致受自身免疫反應的攻擊;在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止痛消炎藥下,這些器官會出現甚麼結局?
在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止痛消炎藥下,這些器官的炎症會暫時消失,所有化驗指數都會暫時回復正常。但是日子長久了,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加一步下降(很多因素可導致);在器官細胞組織內的病毒則會急劇繁殖,大量破壞器官細胞,導致突然急性的器官損壞或衰竭。
所以,濫用類固醇、止痛消炎藥、抗生素來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後果可真嚴重!
因為凡病必有因,病因不除,只掩蓋病情,就等如救火時只關掉了火警鐘一般。
病毒可以感染幾乎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迄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鑒定。
病毒由兩到三個成分組成:
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質形成的衣殼,用來包裹和保護其中的遺傳物質;
部分病毒在到達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環繞在外。
病毒的形態各異,從簡單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體形到複合型結構。病毒顆粒大約是細菌大小的百分之一。
細菌(Bacteria)屬於細菌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
細菌的個體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長,而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有0.2-0.6毫米大,是一種叫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
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以及膜狀胞器,例如: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於這些特徵,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其形狀相當多樣化,主要有球狀、杆狀,以及螺旋狀。廣泛分佈於土壤和水中,或與其他生物共生。人體身上帶有相當多的細菌,據估計,人體內及表皮上的細菌細胞總數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養及異養,其中異養的腐生細菌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迴圈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細菌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可以導致許多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然而,人類同時也利用細菌,例如:乳酪及優酪乳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在生物科技領域中,細菌有更是有著廣泛的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