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病毒是如何致病

 病毒是如何致病



病毒導致人體生病的途徑有兩種:

1. 導致人體發炎。

2. 破壞或阻礙細胞的正常功能。



1. 導致人體發炎:


這是所有人都認識的疾病,就是紅、腫、熱(發燒)、痛的症狀。

這種疾病,是世上所有的病毒都會導致的,是人體免疫系統針對病毒蛋白的免疫反應。


發炎所導致疾病的嚴重性,不在病毒本身;在於病毒出現在那處部位和組織,以及人體免疫力的強弱。



2. 破壞或阻礙細胞的正常功能:


這是甚少人知曉(包括絕大多數的西醫和專家都不曉得)的疾病,也是病毒最終導致人體組織機能衰退、壞死,所有人衰老、生病、死亡的真正原因。

這種疾病,才是病毒為人體帶來的最大災難。世上所有的病毒都會導致這類疾病。


導致這類疾病嚴重性的因素,不在病毒本身;在於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廣泛性、病毒的數量,以及人體免疫力的強弱。


凡病毒進入細胞的廣泛性越大,越多細胞組織的功能受損,人體衰退、生病、死亡的速度越高。


凡病毒進入細胞的量越大,細胞組織的功能越是在短時間內受損,人體衰退、生病、死亡的速度越高。


凡人體的免疫力越低,抑制在細胞內的病毒活躍性的能力越低,則會造成病毒在細胞內、外氾濫成災,人體將會以極速的速度衰退、死亡。



病毒入侵人體的機理:


病毒的本體就只是一條基因,是DNA或RNA。這條基因分子量太大,若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透過病毒外殼的蛋白質與細胞膜形成蛋白通道,才能進入細胞內。


為何RNA疫苗的RNA可以直接走進細胞?


因為RNA疫苗的RNA分子量細,是病毒少部份的基因資料,可以直接滲透進細胞內。

(謹記:RNA可以滲透入細胞內,也可以滲透出細胞外。)


在生物細胞內有3種RNA:

1. mRNA,負責從DNA上抄錄胺基酸密碼,用以串連起不同的胺基酸,製造出一連串不同的蛋白肽。

2. rRNA,由DNA複製出來,再加工成為解讀mRNA和串連起不同胺基酸的製作中心。

3. tRNA,由DNA複製出來,再加工成為揀選和運送不同胺基酸到正確的mRNA的位置上。


病毒RNA就是mRNA。


病毒RNA在進入人體細胞後,可出現兩種情況:

1. 與rRNA、tRNA銜接,製造出各種病毒所需要的蛋白肽(其中包括了各種病毒的酶和外殼結構)。

2. 被細胞內的轉化酶逆轉複製出DNA。這病毒DNA再與人體細胞的DNA銜接上,抄錄複製出更多的mRNA ,用以製造更多的病毒蛋白,和新一代的病毒。


新病毒製造的速度決定於病毒外殼的合成,也就是決定於合成病毒外殼酶的活躍性。這病毒外殼酶是病毒獨有的酶。


病毒的DNA和RNA的基本結構,與人體和其他的生物是無差異的。所以,在逆轉複製DNA,複製DNA,抄錄複製RNA,製造蛋白肽的過程上,都可以借助宿主細胞內的設備。(這就是RNA疫苗在進入人體細胞後,可以大量製造出病毒蛋白的機理所在。)


DNA,去氧核糖核酸,由4個基本核酸單位重複排列所組成。

4個基本核酸單位:A、C、G、T。


RNA,核糖核酸,由4個基本核酸單位重複排列所組成。

4個基本核酸單位:A、C、G、U。


所謂基因碼,就是以相連並列的3個基本核酸單位為一組碼,例如:ACG、CCA、TAC、AGU、UAG等等不同的組合。


為何這些不同組合可以決定所有不同蛋白質的產生?


因為人體每一個化學程序,都由酶來嚴謹調控。這些組合碼,就是酶開闔的化學結構鑰匙。不同tRNA運載著不同的胺基酸,選擇正確的組合碼結合,再由rRNA將胺基酸串連起來,釋放出tRNA。


這一過程,就是基因控制生物所有結構和功能的關鍵。


在組合碼3個單位中,只要有一個變異,組合碼就會改變了鑰匙的形態,會與不同的胺基酸結合,也會給與酶不同的訊息(就是激活或終止的訊息)。就會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和蛋白質的生成,繼而影響整個生物的結構和運作功能。


根據以上生物從基因資料上得到的自我複製、修復、建構的過程,其關鍵性就在於基因碼的正確性。


所有生物基因碼的出錯,都只能在DNA基本核酸單位排列上的出錯。然而,這一排列上的出錯,只有兩種外來因素導致的可能性。

1. 輻射。

2. 病毒基因的入侵。


病毒已是最基本的基因入侵者,所以,只有輻射能夠令病毒基因排列出錯。不然病毒是沒可能出現基因突變的。


但輻射所造成的突變,根本是沒有機會造成生物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運作,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病毒因為要借助人體的設備來複製DNA和RNA,所以必須入侵人體的基因。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也是病毒生存的規律,是病毒真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導致人體神經細胞衰退,失去正常功能,死亡的真正原因。


病毒或病毒蛋白釋出細胞,導致周圍細胞組織的污染,繼而觸發人體免疫反應清除異性蛋白質的發炎機制。這就是RNA疫苗導致心肌炎和其他組織發炎的機理所在。

這一情況,若不是短暫性,是長期有病毒蛋白從神經細胞內釋出,就可以導致長期的炎症。這就是西醫學所說的自身免疫力攻擊,也就是類風濕病症。


從以上的病毒導致人體生病的真正原因和機理,可以看到RNA疫苗的問題在哪,是一項為人類帶來災難的設計。



紅血球細胞為何沒有細胞核?


一般人只會從紅血球可否屈曲的角度去理解沒有細胞核的用途。事實上,你只要根據以上問題細心思考一下,就會明白紅血球若有細胞核,也就是有DNA的複製設備,會為人體帶來多麽大的危機。



世上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大自然生存的規律,凡聽專家說話,只要違反了這些基本天然規律邏輯的,都是錯的,都是胡說。



易龍          16/01/2022









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醫學的思維

 醫學的思維



學習醫道者,必須有求真的心。


何為求真?


【禮記·43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求真者,在於格物。格物,就是尋求事物的根本、真相。

只有看到事物的真相,人才能知至。


致知:想得著智慧。

格物:尋求事物的根本和真相。

知至:得到智慧。


同樣,想得著醫道的智慧,其人必須有尋求事物真相的心。


【禮記·43大學】: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欲正其心:想不偏不倚的去觀看和思考事情。

先誠其意:首先要有追求事物真相的心意。

欲誠其意:要有追求事物真相的心意。

先致其知:首先要有智慧。


大學之道,在尋求事物根本、真相,和得著智慧的結果的關係,是相輔相成,沒有先後的。因為這個過程是循環不息,沒有開始,也沒有盡頭的,是循環不息的。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是同一道理。


在人的一生中,若要得到真正的智慧,是必須不斷地尋求和修正的。因為你在智慧不足時看到的事物真相,其實並不是事物最終的根本和真相。

這就是真正造學問之人的態度,也是習醫之人必須有的態度。


所以,【聖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也就是說,凡敬畏耶和華之人,必定是有尋求事物根本、真相之人。這人應該是能面對事實的真相,不生活在謊話與虛假中,也不說謊,凡事以事實為根據。


【黃帝內經·素問11】: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拘於鬼神者”也就是不能尋求事實真相,不相信事實,只相信蠱惑人心的說話之人。

這種人不但不能習醫,身為病人也是無藥可救之人。



中國東漢的醫聖張仲景,給世人留下了甚麼是習醫之人的思維和態度。

然而,後世習醫之人,只曉得依樣畫葫蘆的以【傷寒論】的方藥來作醫治,卻是絕少人能看到張仲景的習醫思維和態度。


張仲景在其所著作的【傷寒雜病論】序中是如此寫的。


【傷寒雜病論】序: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


猶未十稔:還未夠十年。


意思說張仲景本有宗族200餘人,在未夠十年時間,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於疫症傷寒(現時的流感,也就是病毒感染)者十居其七。


【傷寒論】已解釋說明了,傷寒,就是在冬天受了風寒而即時發病的病毒感染疾病;並不是待春天才發病的“溫病”。(這本人在《發病》的文章已解說過。)http://yiklung004.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_5.html


張仲景當時已是當地的名醫,然而,在其家鄉疫症流行了接近十年,死了那麼多的人和親族。難道張仲景沒有給他們治療嗎?

若然有給他們治療,為何會死了那麼多人?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 

從以上這話中,可以看到張仲景不是沒有給病者治療,只是無能為力,只能眼見病者一個個在自己的手上死去。


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寫【傷寒論】之人居然治不了傷寒,哪【傷寒論】還有何用?


首先,看看張仲景治不了疫症的真正原因在哪。


要治病,必定要針對疾病的發病原因,才能治療得了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05】: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治病必求於本“ 的思維。


凡病毒發病,其根本的原因必定在人體免疫力出了問題,並不在於外來傳染的問題,也不是那一種病毒感染的問題。因為導致人生病、衰老、死亡的病毒,都早已寄居在人體身上。


病毒若不是早就寄居在人體身上,作為寄居者的牠,難道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嗎?

這是對病毒必須有的正確思維理解。


思維紊亂的人,寧願相信人體的病毒感染由禽獸傳染、或是由變種而來的謬說。


要知道,病毒要基因突變,根本是天方夜談的事。若是真正明白基因複製的嚴謹性,就會明白我所說的。



在東漢末年,戰亂連年,兵賊略奪,大多百姓都是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


吃不飽,也就是營養不良。這是免疫力低下的基本條件。加上穿不暖,在嚴寒的天氣下,人體體溫下降,就造成了大量病毒感染的爆發,也就是疫症。


這情境也就是現在有大量人死亡的歐洲、美國地區的情境。


你可能會問,現在的歐、美會出現營養不良嗎?


我可以告訴你,西方這幾十年所提倡的健康飲食方式,就是造成民眾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因為他們所提倡的健康飲食,正是當日張仲景時代的饑荒飲食模式,就是少肉、少澱粉、多野果、多菜蔬(即是野菜、草根之類多纖維的食物)、少鹽、少糖、多吃生冷食物的狀況。


真正令張仲景引以為疚、悲痛不已的事情,就是治療方法的錯誤。


這治療方法的錯誤,是加速導致大量病人死亡的原因。因為錯誤的治療,就等同落井下石,豈有不死之理。


這一情境,也是今天歐、美的情境。跟當日張仲景的情況別無兩樣。


張仲景治療疫症近十年的錯誤方法是甚麼方法?


根據張仲景所寫的【傷寒論雜病論】所治療傷寒的方法,以及他在書序所寫的內容,在張仲景時代的醫者,甚少人是懂得【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其中一個重要的醫學思維就如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再次強調的。


【傷寒論】: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黃帝內經·素問31】: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醫者若不能明白這一重要醫學思維,必定將病人越治越病,最終弄死。


這一理論的重點在哪?


這一理論的重點在於人體免疫力的強弱之差。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的意思是說明了只有免疫力強的人,在寒冷環境下受了風寒,才會即時發病,也就是發炎的表現,人體就會出現發燒。縱然高燒,對人體也不會造成傷害;因為這是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的反應。


相反,”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是說明了人體免疫力低下。重點並不是說再受風寒,或是多少經脈受寒。

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這人是不會有高熱(高燒),甚至不會發燒。這也是【傷寒論】所說的病發於陰的情況(在《發病》這文章中本人也已解說。)。也是“兩感於寒”與”熱雖甚“對比的醫學思維。這應該是【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真正想表違的醫學思維。


由於張仲景起初所學習的醫學,是以降溫為目的的醫學。這是甚麼醫學?

也就是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曉得的清熱治療方法,是後世的“溫病學說”和西方醫學治療方法。


這種清熱治療,在張仲景時代是主流醫學,而張仲景也是其中一位。


清熱治療,根本就是以削弱人體免疫力為治療,跟西醫藥的治療模式是一樣的。當人體免疫力被削弱了,熱就自然下降,或是暫時退去。給人(包括所有的清熱中醫和所有的西醫)的感覺就是病情改善了,或是好了。


然而,從未沒有人想過,當人體的免疫力被壓下去,從細胞中釋放出來的病毒,又會是何去何從呢?

這根本就是掩耳盜鈴的治療方法。


這一治療方法,在寒冷的環境下,是可以急速加劇病人的死亡。若然在炎熱的夏天,這清熱治療法只會令人體變得虛弱,不一定即時取人性命。


由於張仲景身處的湖南,夏天是火爐地區。正因為如此,在這裡的疫症,在冬天饑寒交逼,在錯誤的治療方法下,仍然可以延續近十年,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


張仲景在近十年的疫症治療中,發現自己原本所學習的醫術在臨床治療上出了很大的問題,不但沒有能救治病人,相反,更加速了危重病人的死亡。


所以,才強調【黃帝內經】中“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的理論。


張仲景雖然醫死了不少人,但他並不像後世的醫家和現代的西醫,縱然原本所學習的那套醫學在臨床上救治不了病人,也是毫無反省之心,繼續去禍害病人。他慢慢的反省過來,丟下自己所學習的那套無用害人的醫學,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這些古經典醫籍,找出問題的所在、正確的治療方法,最終將疫情救治下來,並將臨床治療和醫學理論總結下來,寫成【傷寒論雜病論】一書,流傳於世。


可惜的是自【傷寒論】面世以後,並不多人能夠明白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偶有能明白張仲景醫學理論的醫者,則會成了當世的名醫。),世人仍然以世俗人所認識的那套清熱治療為主流。


醫者不一定一出道就是使用正確的醫學來救治病人,張仲景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原本世上的主流醫學就是錯誤的醫學。

但醫者必須有自省的意識,有仔細臨床的觀察,不斷對臨床療效作出反省的心。

更重要的是醫者要有面對事情真相的勇氣,要有尋求事情根本、真相的心;這樣才能像張仲景一樣,做到知錯能改,行在救治病者的正確醫道上。


俗語說得好:”知耻近乎勇。” 為醫者若不以救治不了可救治的病者為耻,以藉口來作出自我安慰。世上何來有醫聖的出現,又何來有【傷寒雜病論】。


【黃帝內經·素問04】: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黃帝內經·素問69】:

“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


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沒有求真相之心的人,或是能面對真相的人,是不能學習醫道的;不然,只會為禍蒼生,歪曲醫理。



易龍         13/01/2022











2022年1月5日 星期三

發病

 發病



【黃帝內經·素問74】: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根據以上【黃帝內經】說,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


為何本人說百病皆傷於風寒?

這說法與【黃帝內經】有相反嗎?


事實上,【黃帝內經】所說的,是人體只會被風寒所傷,最終導致衰老、死亡。


哪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導致百病的原因又何從說起?


【傷寒論】: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


根據以上【傷寒論】的說法,人在冬天若不受風寒,則春天不會有溫病,夏天不會中暑。


原來人受了風寒,不一定會即時生病,是可以等到春天或夏天才會發病。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


【黃帝內經·素問05】: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徘生欬嗽。”


為何要等到天氣回暖才會發病?


為何有些人受了風寒又會即時發病?


中國古人非常了得,在【黃帝內經】中早已說明。


【黃帝內經·素問05】:

”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在【黃帝內經】中已說明,人體的生病分為陰、陽兩大類。


這種疾病的分類,幾乎是過往所有研讀【黃帝內經】的人都弄不清楚,甚麼至弄錯,更多的人是不知道【黃帝內經】中所說的疾病有如此分類。


哪甚麼是陽勝的疾病?

甚麼又是陰勝的疾病?


所謂陽勝者,是指人體免疫力較強,在清除病毒過程中,人體出現發炎的情況。這種病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實證“和”熱病“。


陰勝者,是指人體免疫力低下,病毒深入人體,干擾人體神經系統運作,導致人體出現失常的情況。這種病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虛證”和”萎證“。


【黃帝內經·素問31】: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病熱”者,熱雖然嚴重,因為其氣不衰,只要治療正確,可以痊癒。


”兩感於寒“者,表示其氣(免疫力)虛甚,縱然即時能夠舒緩症狀,其人也是難以救治,離死不遠。


兩種疾病的形成,其關鍵因素決定於人體的免疫力。


只有免疫力較好的人,才會出現“陽勝”的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只會出現”陰勝“的疾病。


甚麼是人體的免疫力?


在一般人(其中包括絕大多數的西醫)的認知中,免疫力就是白細胞和淋巴系統。事實上,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以下元素:

1. 高體溫。(抑制、滅活病毒)

2. 充足氧氣。(提升細胞的運作能力)

3. 充足血糖。(提升細胞的運作能力)

4. 充足蛋白質。(建構免疫球蛋白和細胞)

5. 充足血脂。(建構細胞原料)

6. 良好的神經功能。(統籌、接收資訊、發放命令)

7. 白細胞。

8. 淋巴系統。

9. 免疫傳導物質。(免疫訊息傳遞)

10. 升糖激素。(提升人體血糖)

11. 人體自身分泌的類固醇。(提升人體血糖和血壓)

12. 腎上腺激素。(提高人體的作戰狀態)

13. …


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受著以上每一項因素直接影響;每一項因素的缺失或低下,都可以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傷寒論】在這裡說明了,在冬天寒冷環境下,人體受了風寒,才會導致人體出現”傷寒“、“溫病”、”暑病“。


為何不同人同受風寒,有不同的發病結果?


這種臨床觀察的結果,是中醫學自古以來其中一項令人困惑不解的地方,也從來沒有人能正確全面地解釋這一觀察。由於現代人的錯誤醫學觀念是同一種病毒感染,不會導致出現不同的臨床結果或疾病;結果,將【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中所說風寒感染,列為與病毒感染不相關的神異東西。也就是說中醫學是不合乎科學邏輯的醫學。(事實上,絕大部份的中醫,包括大部份的大學教授,都不能從科學邏輯上去理解自己所學習的中醫學,只是死記一些不知對錯的醫書內容而已。)



其實,不同人同受風寒,有不同的發病結果的原因,在於不同人有不同的免疫力上。


世上人的免疫力可分為4等:

1. 高免疫力。

2. 中等免疫力。(正常的免疫力,可導致人體發炎的免疫力。)

3. 低免疫力。(西方世上大部份人處於這一層次,就是不易出現發炎的免疫力。)

4. 垂死的免疫力。(沒有任何反應的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力是可以隨時變化的,隨了缺乏物質資源所導致的免疫力低下;尤其以“高體溫”這一因素,在其他因素較正常的情況下,是可以一日之來出現千變萬化。


所以,在冬天寒冷環境下,人體的體溫容易流失,造成低體溫的情況,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為”邪風“所傷,受了風寒。在這種情況下,低體溫激活寄居在人體細胞內的病毒,使其大量繁殖,釋出細胞外。


【黃帝內經·素問35】: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衛氣,人體的陽氣,也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以上【黃帝內經】已經說明了,當人體的免疫系統碰上了邪氣(病毒),人體就會發病。


這病是甚麼病?


這病就是發炎,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熱病。因為發炎其中一種典型表現就是發熱(發燒)。


所以,免疫力處於中等正常的人,當自身免疫系統碰上病毒時,則會即時生病(也就是傷寒)。


免疫力處於低下的人,雖然病毒被釋出細胞外遍布於體液和血液中,或污染了細胞組織,這人也不會有任何發病的情況。有些較好免疫力的,也只能在回暖的春天出現輕度的發炎(也就是春天所發的溫病);在夏天則出現較為較嚴重的熱病,或因傷到人體的散熱系統而出現中暑。


甚麼是“風無常府”?


在【傷寒論】這段文中,已說明了最基本的病因就是風寒(因受風寒導致病毒釋出細胞外。);同時也說明了同一病因,因不同人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出現不同的免疫反應和發病時間(這裡所說的發病就是發炎反應,也就是熱病。);也說明了同是傷於風寒,卻可以導致人體不同系統、器官、組織出現問題(因不同人,病毒所寄居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是隨機性的。);這就是”風無常府“的意思。


【黃帝內經·素問35】: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這就正正解釋了【黃帝內經】所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在以上所說的六淫氣中,【黃帝內經】基本上將其分為寒熱兩大因素,所以治療也根這兩大因素進行補瀉。


六淫中的風、寒屬於寒涼之氣,也是導致人體邪氣生成的原因(激活病毒,使病毒大量由細胞內釋出。)。

暑、火屬於溫熱之氣,是導致人體被釋出病毒污染的細胞組織發炎的原因。因為過往免疫力不足的人體,因“火熱”的出現,提升了人體的體溫,繼而提升了人體的免疫力,才會導致發炎(免疫系統清除垃圾)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就是世人所說的”熱氣上火“,也是時下人因戴口罩而生面瘡的原因所在。

濕、燥屬於中性,伴隨風、寒則寒;伴隨暑、火則熱。


從六淫導致發病的觀念中,可以看到古人早已明白到導致人體生病的邪氣(病毒),並不是從外傳染得到的。這些邪氣是早已存在於人體內,只等待寒氣的激活,在適當的時候,在人體免疫力較強的時候就會發病。六淫之氣只是發病的誘因,並非邪氣(病毒)本身。


以六淫之氣為誘因導致發病的說法,是可以推翻病毒潛伏期的說法。人未發病並不是因病毒有甚麼潛伏期。


因為當你聽到病毒有潛伏期時,你應該問,病毒為何要有潛伏期?


所謂的潛伏期,就是誘發疾病的病因未出現而已。


後世人,尤其是西醫,因為不能明白了解【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理論,以古人以六淫之氣為生病的病因為不科學。實際上,無知又不科學的人是那些以【黃帝內經】醫學為不科學的人,因為你若真的看明【黃帝內經】,你會發現醫學並無中、西醫之分;相反,【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已經解釋了所有西醫學不能解釋的醫學病因問題。


你若是真的明白現代醫學的人體生理學、解剖學、微生物學;你會看到【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是多麽令人驚嘆不已的醫學;其中所說的醫學觀察不但合乎科學邏輯,更是超越現代醫學千年的醫學。因為現代的西醫學,對絕大部的疾病都是不知病因,也解釋不了為何會生病,更不了解甚麼是病毒。



【黃帝內經·素問03】: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人的生病,從陰陽的角度來觀看、解說,這是主宰人體正常運作、生命的陽氣出了問題的原故。


人體陽氣的根源在哪裡?


人體陽氣的根源在人的五臟。


人體的五藏(臟)在哪?


【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藏是指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並不是胸腹中的五個器官。


陽氣的產生和表現,就是人體神經系統健康程度的表現。所以,健康的神經系統,產生源源不絕的陽氣。


然而,病毒(風寒)所寄居積聚的細胞組織,主要就是人體的神經細胞(因為神經細胞不會死亡,直至人死亡的那一刻。)。


當人受了風寒,不但會導致大量病毒和病毒蛋白被釋出,導致人體發炎(陽勝之病);同時也會堵塞神經細胞內外的運作(陰勝之病)。所以,【黃帝內經】說“風,為百病之長”,也就是這一原因。原因就是風寒是導致人體中病毒活躍的最根本因由,無論是陽勝之病,或是陰勝之病,都是由風寒所導致。因為如此,【黃帝內經】開章明義已強調”避風寒“這一觀念。


而陰寒之邪(病毒),在【黃帝內經】中稱為“陰厥”、或”厥氣“。厥者,阻也。原因就是這些陰寒之氣阻礙陽氣的生化和運行。


【黃帝內經·素問03】: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黃帝內經·素問03】: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在張仲景的自序中,我們可以看到醫聖為何要再研讀【黃帝內經】才能解決他當時的疫症。


在張仲景時候(東漢末年)發生疫政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戰亂連連,百姓生活苦寒,人體的免疫力過低所導致。


所以,張仲景以其先前所學的清熱治療法救治不了百姓,才研讀【黃帝內經】,以其中的《熱病論》的理論,使用桂枝湯和麻黃湯來治療疫症。也令張仲景深深明白到【黃帝內經·素問31】:“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這一句話的意義。


不明白疾病的起因,不能為醫;因為這是胡亂投藥,不但病治不了;相反,會將疾病越醫越嚴重(西醫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就是最好的例子),甚至危及病人的性命。


讀本人這篇文章之人,若能細心思索,中、西醫上遇見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應可以明白過來。



*****************************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說明了【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當中想要世人知道的含意,也是後世習醫之人絕少能看到、讀通的含意。你若是能明白本人這篇文章所說的,你才能明白【黃帝內經】所說的醫理是甚麼回事,才能明白【傷寒論】為何這樣的用藥。


後世人無知呀!將如此珍寶的醫學扔在垃圾堆中,相反,將垃圾拾回家中作為寶物看待。

*****************************



易龍           06/01/2022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疫症的發生原因

 疫症的發生原因



在人類歷史中,基本上所有疫症都由病毒所導致。


這些導致疫症的病毒與平日人類所感染的感冒病毒有何差別?


在臨床觀察上發現,導致疫症的病毒與平日人類所感染的感冒病毒根本是同一病毒,別無兩樣。


事實上,世上所有的人類病毒都可以導致感冒的症狀;因為人體感冒的症狀就是人體免疫系統清除釋出細胞外的病毒和病毒蛋白的表現,也就是發炎現象。差別就是要看看人體那裡受了風寒(體溫流失),那裡細胞內的病毒就會活躍,釋放出細胞外;在人體免疫力不是過低的情況下,那裡就會發炎(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若然整個人都受了風寒,大量病毒就會被釋放入體液或血液中,導致人體整體的發炎,也就是會出現發燒和周身疼痛。


人體的發炎反應是人體清除病毒和病毒蛋白,或受其污染的人體細胞組織的過程。

所以,發炎的出現受著以下兩種因素影響:

1. 病毒和病毒蛋白在細胞外的出現。

2. 人體自身免疫力的強弱。


結論就是,世上所有在細胞外的病毒對人體的傷害性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觸發發炎反應;其差別只在於這些病毒污染了那些細胞組織,其污染的濃度有多少。


當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受污染的神經細胞時,則會導致神經發炎。神經細胞在發炎的情況下,就會失去正常的運作功能;若然是調控肌肉的神經細胞,則會出現活動困難;若然是調控呼吸或心臟的神經,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心率不整,或停頓;若然是腦幹的神經細胞,則會出現猝死。


由於發炎會導致神經功能癱瘓的原故,使用消炎藥、類固醇、抗生素或中藥清熱藥可以暫時削弱人體的免疫力;若然藥力足夠,可以暫時令人體的發炎停下來。這就是西醫藥使用類固醇治療病毒感染背後的原理。可是,絕大部份西醫都是依樣畫葫蘆,並不明白背後的運作原理。因為,當你明白背後的原理時,你將會不再使用消炎藥、類固醇、抗生素或中藥清熱藥這些所謂的治療;除非你有心靠害病人。


低濃度病毒污染的神經炎,不會影響神經組織的正常功能運作,也不會造成猝死。


是甚麼原因導致高濃度病毒的神經污染?


就是消炎藥、類固醇、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或中藥清熱藥,因抑制人體免疫力的原故,導致人體細胞內的病毒活躍,釋放出細胞外。在細胞外的病毒因沒有免疫系統的清除,繼續擴散,再鑽進其他細胞內。

結果如下:

1. 原本的神經細胞內會出現更多的病毒和病毒蛋白,阻礙神經細胞內的正常運作,或令神經細胞停止運作。

2. 神經細胞外會有更多的病毒和病毒蛋白污染神經細胞,縱然沒有發炎,最終阻礙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和傳遞,令神經細胞停止運作。

3. 因病毒的擴散,導致更多神經細胞受到同一種病毒的感染。


由於長期服食消炎藥、類固醇、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或中藥清熱藥,導致神經細胞功能的下降,神經細胞外會有更多的病毒和病毒蛋白污染神經細胞,受病毒污染的神經數目增加;結果,當病人停服以上藥物,同時又增強免疫力時,則會出現嚴重的神經炎,導致病人出現癱瘓的情況。


所以,中醫為病人治療所有自身免疫力攻擊病時,若不明白以上道理,則會弄至病者出現癱瘓或其他神經系統問題。


同樣的道理,所有器官移植的病人,都不應接受提升人體免疫力的治療;不然,其自身免疫力將會摧毀那外來的器官。


因為經常服食消炎止痛退燒藥、類固醇、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中藥清熱藥、寒涼性質食物、生冷食物,導致人體免疫力長期低下,大量病毒釋出細胞外,人體也不會出現發炎的現象(這就是長期不生病的人真正的原因)。


當免疫力低下的人受熱,或吃了一些溫熱的食物,人體免疫力則會略為提升。此時,受病毒污染的細胞組織則會受到免疫力攻擊,而出現發炎的現象,其中包括了常見的咽喉炎、牙齦炎、皮疹、瘡瘍。這也就是世人所說的“熱氣上火”。


實際情況是當人體受風寒,體溫下降之時,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就會活躍,大量病毒和病毒蛋白被釋出細胞外,污染了周圍的細胞組織;待人體或某處的免疫力提升時,則會出現發炎的現象,也就出現了所謂的”熱氣“。


所以,世上根本就沒有“熱氣”,只有風寒。人體若不先受風寒,或服食寒涼性質的食物,或食生冷的食物,或服食抑制免疫力的西藥,或服食寒涼的中藥清熱藥,或缺乏蛋白質,或焦慮驚恐,使人體細胞中的病毒活躍被釋出,再加上後來被提升的免疫力,人體是不會出現世人所說的”熱氣上火“。

中醫藥的治療者,必須明白這一關鍵性的問題,才能掌握到中醫藥的正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才不會走進西醫藥為禍病人的治療方向。



自古以來,導致疫症的病毒,絕大部份都是已寄居在人體中的病毒,如疱疹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風疹病毒、肝炎病毒、冠狀病毒等等。有少部份是寄居在中介宿主的病毒,如蟲媒病毒類,其中包括登格熱病毒、黑死病(黑死病由病毒導致是本人個人推測)。


為何這些原本已寄居在人體的病毒會突然造成疫症?


在中國二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已經告訴我們,人生病死亡的原因在於人體正氣不足,再加上外來邪氣,則令人生病,甚至死亡。大量人同一時期內生病、死亡,這就是疫症的表現。


(今天那些只是確診,並無病症的人,並不是疫症的病人,只是檢測的陽性。這一道理,跟肝炎帶菌者一樣,只屬於現代檢測的陽性,並不是病者;因為大部份肝炎帶菌者,都可以健康地活到八、九十歲。如果凡檢測到病毒的都是病人,那世上的人都是100%的病人,無時無刻、自創世以來,從不間斷地,都有疫症在發生。)


謹記:世上所有的病毒,其傳染途徑和程度都是大同小異,與新冠病毒無異。所有病毒都能透過體液接觸、輸血、器官移植、性行為傳染,透過空氣傳染的是絕無僅有的。


【黃帝內經·素問72】:

“歧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


甚麼是“正氣”?

甚麼是“邪氣”?

甚麽是“毒氣”?


“正氣”就是保護人體的系統,也就是免疫系統。


“毒氣”是毒害人體的東西,也就是病原,是指病毒。


正氣虛會出現甚麼問題?


【黃帝內經·素問31】: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如【黃帝內經】所說,正氣不虛的人,在病毒入侵時會出現發炎反應(發燒就是發炎的症狀之一)。因為這是人體清除病毒的反應,故”熱雖甚不死“。

相反,若正氣虛,人體則會無力發炎,同時,大有機會出現多種,或全部寄居於人體內的病毒感染,導致重病或死亡;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黃帝內經·靈樞75】: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痒,或痺,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

歧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


【黃帝內經·靈樞75】: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黃帝內經·靈樞75】:

”虛邪之中人也,洒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


【黃帝內經·靈樞75】:

“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痺。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痒;留而不去,則痺;衛氣不行,則為不仁。“



為何人體的正氣會虛弱?


其原因如下:

1. 體溫的流失。無論是邪風,或是吃喝的冷凍物,都能夠直接令體溫流失,導致正氣虛而生病。

2. 削弱免疫力。寒涼性質的食物、草藥、化合物(西藥),都能夠直接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正氣虛而病毒活躍,繼而導致組織、器官衰竭、死亡。

3. 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是直接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4. 恐懼、情緒低下,是直接降低人體免疫力的原因。


中國古時的疫症發生,基本上是發生在戰亂、天災後,因營養不良而所致。


1918年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爆發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人感染發病,造成了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


在這疫症發生前,發生了甚麼事情?


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這場戰爭由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地上。然而當時的歐洲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中。


這場疫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遺症。



寄居在人體的病毒,在正常人體免疫力的情況下,可謂是相安無事的寄居在人體細胞內,與人體共存。

然而,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人體內的病毒則會大量繁殖、釋出,目的在於確保其物種的繼續繁衍。這也是所有生物的特性。

由於病毒大量繁殖會而阻礙了神經細胞的功能,加速了人體的死亡。這是人體病毒感染或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



在二千年前,寄居在人體的病毒已是進入到穩定階段。寄居於某種族人口的病毒,都已經大量寄居於人群中。


有何憑證如此說?


根據【黃帝內經】的論述,其中的醫理防病,重點是教人如何避免人體內的病毒活躍,也就是避風寒。並非教人避開毒氣。


所以,自【黃帝內經】以後的疫症,其治療和預防重點在於提升人體的免疫力,不在於避開毒氣或是以藥物清除毒氣。



先前的疫症發生的原因在於民眾因戰亂而出現的營養不良、保暖不足而導致原本體內的病毒活躍所致。這些疫症只會發生在戰亂、貧窮、營養不良、寒冷的地方。


現代的疫症則與先前的原因有所不同。現代的疫症的原因在於民眾因服食西藥、飲食生冷食物、重用冷氣空調、服食中藥清熱藥、焦慮驚恐而導致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寒冷的環境,則導致原本寄居體內的病毒活躍所致。這些疫症只會發生在重用西醫藥,以西方飲食、生活方式為重的地方。若然加上寒冷的生活環境,則是令人不堪設想。


所以,為了避免發炎的出現,西方所謂的健康飲食就提倡生冷的飲食、抗氧化的飲食、多飲生果蔬菜,少食澱粉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尤其是紅肉),目的就是要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發炎不會出現。


在中國,為了避免發炎的出現,中醫重用清熱治療法,民眾崇尚西藥的消炎治療藥,以及跟從西方的飲食、生活模式。目的也是一樣,就是要削弱人體的免疫力。



結論:

疫症的發生不是因為有甚麼新的病毒出現(因為這些病毒本來就寄居在人群中),是在於人體本身的免疫力,以及病毒感染的定義(就是以病症為定義,或是以無症狀的檢測為定義)。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03/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