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鼻敏感的形成(2)


鼻敏感的形成(2)

世人俗稱的傷風、感冒,是鼻敏感形成的源頭





人體全身的細胞組織,其受病毒入侵和排走病毒的反應都是一樣的。所以,鼻敏感跟皮膚病、肝炎、腎炎、腸胃炎、肺炎、心肌炎、腦炎、結膜炎等等不同器官組織的疾病,都是一樣的;都是由病毒入侵不同的組織所致其帶出來即時的嚴重性並不在於那一種病毒的入侵,是在於受入侵的組織是否即時危害人的存活所以心肌炎最為危急,其次是腦炎、肺炎、肝炎、腎炎、腸胃炎,認為最低危急性的就是皮膚病然則,這些不同器官組織當受到病毒入侵時,病毒在這些不同器官組織所造成的傷害是同等的只是同樣大小的皮膚細胞受到破壞,你會不以為然;若出現在心臟,則可導致心律不整、或心衰竭

西醫所稱的“疾病”,基本上是指人體排除病毒的反應;相反的,病毒的入侵人體細胞,導致人體的細胞運作低下,人體出現疲乏的狀態,也就是現代所謂的“亞健康”狀況,西醫卻不以此為疾病
人體排除病毒的反應,就是免疫的發炎機制這發炎的表現就是紅、腫、熱(發燒)、痛,也就是西醫藥所要治理的疾病

進了人體的病毒,若不盡快將其排除,則會深入人體藏於不同的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組織人體雖然在免疫力一時低下的情況下受到病毒的入侵,仍然會盡力啟動發炎機制,希望將病毒清除、排出人體在這防衛的過程中,卻遭到西藥(止痛消炎退燒藥、收鼻水藥、抗生素)和中藥苦寒清熱藥的制止,將發炎機制撤除,讓病毒可以無阻的深入人體(進入人腦中樞)

服用西藥(止痛消炎退燒藥、收鼻水藥、抗生素)和中藥苦寒清熱藥後,已存在於人體的病毒若沒有發難的話,人體會出現暫時性的恢復狀態然而,這是一個人日後出現難以估計奇難雜病的伏筆

凡是免疫力越差的人,服用西藥(止痛消炎退燒藥、收鼻水藥、抗生素)和中藥苦寒清熱藥後,其紅、腫、熱(發燒)、痛消失的速度越快,時間也越長久;然則,日後出現奇難雜病的時間會更早,病情會更令人可怕

鼻敏感的形成,是因為當初的傷風、感冒沒有根治,入侵的病毒已積存在人體的神經細胞,或幹細胞中,導致鼻咽周圍組織處於長期的慢性發炎

導致人類出現傷風、感冒症狀常見的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腸道病毒、疱疹病毒、風疹病毒等等多種多樣的不同病毒所有的病毒只要未躲藏進細胞(常見的細胞有神經細胞、紅血球細胞),出現在血液中,又被免疫系統偵測到,則會導致人體出現發燒(發炎的表現)現象





發燒既然是人體的免疫反應,為何還要服用退燒藥退燒?這豈不是自毀長城嗎?

不要搞錯,真正導致兒童出現腦炎(俗稱燒壞腦)、驚厥(俗稱抽筋)的原因並不是發燒,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用來保護人體,並不是天生出來為害人體的那真正的元兇是導致發燒的病毒和已積存在體內的病毒基本上每一隻入侵人體的病毒都可以導致出現腦炎、驚厥、癲癇症、或其他腦的病變,而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人類疱疹病毒(HHV)

西醫所說的過敏,根本就是西醫藥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正所謂“賊喊捉賊”,就是這種情況
原因何在?

當病毒初次入侵感染人體的時候,正常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抗拒、抑制入侵的病毒,這免疫反應就是“發炎”;會出現紅、腫、熱(發燒)、痛的表現然而西藥的止痛消炎退燒藥、收鼻水藥(抗組織胺藥)、抗生素是專為針對人體的發炎機制而設計,將正在封鎖、抵抗病毒的“發炎機制”阻斷或撤除;因為紅、腫、熱(發燒)、痛是由免疫發炎機制所產生;因此,服用了這些西藥,導致人體不適(所謂的病)的這些症狀,也隨之而消失而這發炎機制所表現的紅、腫、熱(發燒)、痛,也就是西醫所說的“過敏”反應

凡事不應一廂情願的想你自家阻斷或撤除了“發炎機制”,入侵的病毒卻從沒有應承過同時也要撤離人體阻礙病毒入侵的障礙既然已被撤除,那病毒將會如何深入和造成甚麼後果,這是叫人難以想像,也是不可想像的

要謹記一點,病毒入侵人體的目的只有一個其目的不是要殺害你,只是想寄居在你的細胞內,借助人體的基因幫助,複製新一代的病毒,使其可以延續生存下去至於搞亂了人的基因、搞亂了人的蛋白質複製、以及病毒自身的蛋白質引起的免疫問題,都只是陰差陽錯的事情,不是病毒刻意弄出來的。然而,就是因為病毒這些求存活的無心之失,為人類帶來了千般災難,導致人體出現各種難以解釋的奇難雜症,導致人體由健康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老,最終死亡。

由於病毒自身所產生的問題,在未足以阻礙細胞運作,或破壞細胞(組織、器官衰竭)釋放出來之前,在人體中不會造成明顯不適的現象,只是會出現疲倦的現象(因輕度影響神經的運作)所以,當你服用止痛消炎退燒藥、收鼻水藥(抗組織胺藥)、抗生素等一段時間後,人體的“發炎機制”已被撤除,入侵的病毒又已離開血液,躲進了人體的細胞組織,發炎所帶來的所謂不適的疾病,自然也消失了,人也像從疾病中恢復過來不過,好戲還在後頭

現在流感導致的嚴重、或死亡個案,西醫不是說他們平日身體健康嗎
事實上,西醫所說的身體健康,只是說那人沒有傷殘,器官在檢查的那一刻運作正常;並沒有顧及這些人的潛在風險(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氣虛)

甚麼是潛在風險?

就是病毒(風寒)在人體中積聚、活躍的程度。
這些躲藏在人體中的病毒,會因條件的改變突然活躍起來。這些條件包括:
1.      其他病毒的出現
2.      激活潛在病毒的蛋白質或份子的出現
3.      人體免疫的下降
4.      溫度的下降
5.      神經活躍的下降
6.      寒涼的食物或藥物

腦炎、器官組織發炎、器官衰竭等,跟鼻敏感(鼻膜發炎)的原理是一樣的,必先有病毒的積聚,在適合的條件下才會發生。所以,同受一種病毒感染,出現的病症、結果也不一樣。

在流感中死亡的人,到底是誰之過?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鼻敏感的形成(1)


鼻敏感的形成(1)


是甚麼原因形成鼻敏感?

絕大多數的西醫會對你說,鼻敏感是遺存基因的問題,因空氣的污染就導致鼻敏感的出現
這種說法合理嗎?

首先要弄清楚一點,凡遺存基因缺憾導致的疾病,當出生之時就出現,或是未出生就死在母腹中因為遺存基因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出現自然的變異,除了一種原因,就是受到病毒的感染而出現基因變異

這些導致人體出現過敏或其他疾病的病毒,在何時進入人體?

病毒進入體可在卵子、胎兒、或出生後的任何時候。所有在出生後逐漸出現的所謂基因導致的疾病,基本上都由病毒(風寒)所導致。因為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後,必定會成為人體基因的一部份(部份RNA病毒除外),再藉以複製新一代的病毒。這就是在人體中所檢測到的有病基因(事實上,是病毒與人體接駁在一起的基因)



病毒入侵人體後,是如何使人體生病,甚至於衰老、死亡?

病毒除了表面的蛋白質(M蛋白)可以導致血管中的紅血球凝聚成血栓,堵失血管(這應該是風寒導致中風的原因);和表面的酵素可以溶解人體的糖蛋白外;最重要使人體生病,甚至於衰老、死亡的東西就是那病毒基因。

人體細胞核中那龐大的基因庫只有一個用途,就是作為合成人體全身蛋白質的底板人體所有蛋白質的結構是否正確,全賴於人體基因的序碼是否正確;因為這些基因轉化合成的蛋白質,就是建構人體所有細胞、組織的東西,也是製成控制人體所有新陳代謝、生理活動的酶(酵素)只要基因中其中的一個序碼有所改變,則會改變合成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成份,也就說這合成出來的蛋白質結構出了問題,人體的正常建構、新陳代謝、生理活動也隨之而改變這改變就是疾病,不能正常運作的細胞就是衰老(衰退),不能運作的細胞就是死亡





當病毒入侵人體後,病毒基因合成自用的蛋白質和病毒基因與人體基因混合合成的蛋白質,是導致人體生病(其中包括過敏、自身免疫病)衰老(衰退)、死亡的真正原因這些外來、變異蛋白質出現的速度、多少、廣泛性,斷定了人體病變、衰老(衰退)、死亡的速度、嚴重性

幸運的是影響人體DNA合成異常蛋白的DNA病毒,在隨機的機會率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下,在短時間合成異常蛋白的機會並不高(有些異常蛋白的合成可需時長達數十年),但這合成速度並沒有固定,其重點在於有利因素的出現其中主要的有:
1.     其他病毒在同一細胞的出現
2.     其他異常蛋白的出現
3.     病毒的活躍性
4.     人體免疫的低下

造成人體過敏和鼻敏感的原因,其主因就在於病毒的積聚

是甚麼原因導致病毒積聚於人體?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感染的真相 (3)


感染的真相 (3)

近日,香港有一名小學生死於假單胞細菌所導致的敗血症,弄得人心惶惶

實際上,細菌不易感染人類或其他的動物細菌不像病毒,病毒一定要寄居在人體的細胞內才得以存活;藉著與人體的基因(DNARNA)結合,才得以繁殖新一代的病毒所以,病毒是不用食物的,牠所需要的一切生存條件,都得依靠所寄居的細胞供應病毒的真正基本形態就只是一份訊息,是一份帶備裝卸工具的基因分子訊息
為何大自然會有只是一份訊息的半生物?
病毒不受食物或空氣等因素影響,人死亡後,病毒也不會死亡(除非是火葬),這就是吃生肉、輸血、器官移植可怕的地方

細菌則不同,是受著食物和空氣這些生存條件直接影響的因為細菌要自己尋找食物和生存的條件
正常的人體內(口腔至肛門都屬身體外表面),是不適合細菌生存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細菌不像病毒,不能存活在人體的細胞內,避過人體免疫系統的追殺。
所以,病毒感染進入人體後,也必需盡快離開血液,鑽進細胞內這也就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為何病毒感染後,不用治療,燒也會退,病情也會好轉。要弄清一點,這種的所謂痊癒並不像細菌感染。細菌感染痊癒後,是沒有任何細菌留在人體內;病毒感染的所謂痊癒後,病毒是完全給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還是大部份都鑽進了人體的細胞,那得看看人體受感染時的條件,就是是否容許人體以發炎(其中包括了發燒)的免疫機制來制止病毒的擴散和清除病毒。

為何假單胞細菌會導致人體出現敗血症?

所謂敗血症(septicemia)就是細菌在人體血液內不斷的繁殖

為何假單胞細菌可以在人體血液內不斷的繁殖?

原因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是甚麼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出問題?

在人體中,只有病毒能夠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其中最常見的病毒就是寄居在每一個人體內的疱疹病毒(這是人類獨有的病毒)基本上,所有病毒的感染病徵都大同小異,都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所以,人以為自己患上了感冒,大部份都不是由感冒病毒所導致的;其中更常見導致人體出現肌肉疼痛、咽喉發炎等感冒症狀的,應該是這疱疹病毒而這疱疹病毒其中可怕的地方,就是同時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相比之下,AIDS病毒可是小巫見大巫);這也是人因病毒感染(primary infections)後,或是患有長期慢性疾病導致身體虛弱,易被其他微生物所感染的主要原因(secondary infections)

當某些專家跟你說長期慢性疾病導致人身體虛弱時,應該想想是甚麼原因導致虛弱那些隨口而出的說法,當小心聽,想想是否合乎邏輯

由於免疫系統先被病毒所破壞,這假單胞細菌(也就是綠膿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才可以入侵人體,能在人體的血液中不斷的繁殖

綠膿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比其他細菌更可怕嗎?
有抗生素可以殺滅這綠膿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嗎?
與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即英文簡稱的MRSAVRSA相比又如何?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人類的天敵 (2)


人類的天敵 (2)

一般人基本上分不清甚麼是病毒,甚麼是細菌?甚至於有不少醫療人員,包括西醫,都弄不清這兩樣的分別;所以,當人體出現了炎症,就胡亂處方抗生素給病人。

抗生素真的是那麼神通廣大嗎?
所謂的社區抗藥性細菌和醫院抗藥性細菌的分別在哪?

首先要弄清楚的一點是發炎

發炎到底是甚麼的一回事?
人體在甚麼時候會出現發炎

發炎,也就是炎症;根據現代西方醫學的定義是人體自我防衛的免疫機制,對人體來說是好的表現。發炎的臨床表現,根據現代西方醫學的定義有紅、腫、熱、痛四方面。這一現象在局部組織發炎最容易表現出來。
所謂的局部組織發炎,也就是發炎情況被局限於人體某一部位,發炎的情況未涉及人體整個血液循環系統,如局部損傷、瘡瘍等。發炎的部位會出現紅腫、熱、疼痛,或膿包。
然而,人體除了局部發炎,還有全身性發炎。而全身性發炎也有紅、腫、熱、痛四方面的表現。發燒,就是全身性發炎---的表現。

當有外來的異物入侵人體,常見的有微生物,人體就會自動啟動免疫保護機制,作出清除異物,修補受損組織的行動免疫保護機制的運作就是臨床上“發炎”的表現

所以,不要一見發炎發燒就立即服用消炎、退燒的藥物制止,這是自毀長城,引狼入室的行動當日後出現更嚴重的病症,或奇難雜症時,你將會悔不當初,為時已晚(其實,沒有幾人會後悔的,因為不多人知道發炎的重要性,連絕大多數的西醫也覺得發炎是有害無益的)

要知道,人體中是沒有一個器官組織是多餘的也沒有任何一個機制是有害無益,是自我殘害身體的

現代人的諸多奇難雜症,以及奇難雜症的年輕化,與胡亂抑制發炎機制應該有最大直接的關係

【黃帝內經】:
「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
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
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
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在二千年前的中國,古人已明白到甚麼是真正的“病”,甚麼是人體免疫系統(衛氣)與入侵微生物(邪氣)作戰的表現。所以,【黃帝內經】說:“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同時,也說明了發汗(開其腠理)的表現是是人體免疫系統啟動(衛氣之所發)的表現(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細菌可怕嗎?
抗生素真的是那麼神通廣大嗎?
甚麼是人體最可怕的敵人?










人類的天敵 (1)


人類的天敵 (1)

誰是人類的天敵?

是細菌嗎?
是真菌嗎?
還是寄生蟲?

以上三種都不是人類的敵人,是人類在大地上的共存者人類的天敵只有一種東西,就是病毒

細菌、真菌、寄生蟲這三種東西若消失於大地上,人類也再不能在這大地上生存只有病毒的出現與存在,是令人類走向衰老和死亡,令人類的思想和身體出現畸形的變化

嚴格的來說,病毒才是這大地上真正的主宰,人類和其他生物只是牠的工具

病毒是大地上所有生物基因的改造者,不論是人類或是細菌,都是病毒入侵的對象在地上,能改變生物基因結構的東西不多,病毒是一種最多,又最常見的東西縱然是西藥的抗癌藥物,雖然理論上說它是致癌藥物,實際在臨床上並不會出現。因為這些抗癌藥的藥理是阻止DNA的複製,繼而阻止細胞的複製,從來就沒有改變過DNA的序列;所以,其副作用極其量只能導致胎兒的畸形,某些細胞組織的缺乏,並不能直接導致癌變的出現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抗藥性細菌,極大可能也因為細菌內的病毒所導致。在研究流感病毒的RNA基因複製過程中常常發生突變的因由,我們明白到是因為RNA多聚酶缺少了DNA多聚酶所具有的審閱功能;因此,明白到DNA複製過程是不容易出錯,因為DNA多聚酶能識別和修復基因組複製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使子代細胞基因的複製完全忠實於親代細胞除非這DNA多聚酶是外來的,也就是來自病毒;不然,細胞基因變異的機率可以說是近乎零

細菌、真菌、寄生蟲這三種東西的生存規律是依附在生物表面上,與所依附的生物共生共存尤其是細菌,其生存之道在於腐化生物表面上的物質,對生物本身並不造成傷害或損失所謂細菌入侵人體,只是細菌也是被動的意外事件,是細菌極不願意的事情;因為,在正常的人體免疫系統下,意外入侵人體的細菌,是必死無疑的所以,人類真正要研製的東西是如何能使人體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並不是要如何消滅細菌

消滅細菌的藥物就等同於農夫使用的殺蟲劑,其害處要遠勝於農作物中的所謂害蟲

然而,無知的所謂科學家,到今天還是執迷不悟的在研究如何能夠研製出更強力的殺蟲劑,將與人類共存亡的細菌趕盡殺絕真正的智者在二千年前的中國已告知人類,治病、防病不在於殺菌,在於增強人體的正氣(免疫系統)這一理論,今天的美國已應用在治療癌症上作出了證明(1年治療費用3百多萬港元的鐵證)